為(wei) 進一步加強學術風氣建設,維護學術尊嚴(yan) ,弘揚科學精神,保護原創作品,抵製學術不端行為(wei) ,杜絕不良學風的侵蝕,構建良好育人環境,促進教育事業(ye) 健康發展,本刊將參照《高等學校預防與(yu) 處理學術不端行為(wei) 辦法》(教育部令第40號)、《教育部關(guan) 於(yu) 嚴(yan) 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wei) 的通知》(教社科〔2009〕3號)等相關(guan) 文件精神,對被舉(ju) 報並經查實的抄襲情況,以及中國知網顯示的複製比超過30%的已刊載文章進行撤稿處理,在雜誌社官網公示1年,並將文章相關(guan) 作者列入本刊投稿黑名單,同時視抄襲嚴(yan) 重程度函告作者所在單位。
2024年,中國知網顯示以下兩(liang) 篇文章複製比超過80%(一稿多投),予以撤稿處理:
1. 湯海湘等,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2023年3月,《信息化環境下高中物理實驗能力培養(yang) 探究》
2. 李帆等,北京師範大學慶陽附屬學校,2023年6月,《基於(yu) 項目式教學理念的初中物理助學案設計策略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