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創客運動與(yu) 全球教育改革的推動作用,以及國內(nei) “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的持續蓬勃發展,深化高校創客教育成為(wei) 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2015 年 6 月,國務院發布的《關(guan) 於(yu) 推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zhong) 創空間,完善創業(ye) 孵化服務。”[1]2017年,美國新媒體(ti) 聯盟發布的《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將長期關(guan) 鍵趨勢定義(yi) 為(wei) “不斷增進的創新文化” [2],而創客教育則是營造這類創新文化的載體(ti) 與(yu) 平台。在此背景下,高校正在努力通過建立一套孵化的創新體(ti) 係,試圖通過構建創客空間、開發創客課程、培訓創客師資以及營造創客文化等策略不斷激發、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內(nei) 在想法。
目前,國內(nei) 有關(guan) 高校創客教育綜述類文章多從(cong) 內(nei) 容分析角度展開,例如王佑鎂綜述了不同高校獨具特色的創客教育實踐,展現了各高校在實踐中的深刻認識[3]。又如黃兆信在比較中美高校創客教育的異同後,提出構建我國高校創客教育體(ti) 係的策略[4]。對於(yu) 研究熱點問題和核心議題、發展脈絡、前沿的窺探,有助於(yu) 全麵了解國內(nei) 外高校創客教育發展情況,為(wei) 我國高校創客教育研究的創新發展及學科建設提供提新的視野。為(wei) 此,本研究采用文獻計量法和知識圖譜的分析法對我國有關(guan) 高校創客教育文獻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並且利用Citespace軟件繪製知識圖譜,分析高校創客教育研究熱點的區別,研究曆程的差異以及前沿領域的差別,以期為(wei) 我國高校創客教育未來發展提供一個(ge) 可借鑒的視角。
1 研究設計
2 時空知識圖譜及其分析
3 內(nei) 容知識圖譜及其分析
4 結語
本研究從(cong) 不同角度揭示了高校創客教育領域研究與(yu) 實踐的整體(ti) 麵貌,對研究現狀與(yu) 熱點進行了梳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從(cong) 時間分布圖譜可以看出我國有關(guan) 高校創客教育的文獻最早始於(yu) 2013年,但在2015年進入大規模、快速的發展階段,並受到了廣泛的關(guan) 注,可見創客教育近幾年得到了我國研究者廣泛的關(guan) 注,未來期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與(yu) 關(guan) 注。從(cong) 發表機構來看,參與(yu) 高校創客教育的機構較多,科研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各研究機構則較為(wei) 分散,缺少具有足夠影響力的科研機構和領軍(jun) 人物。未來需要宏觀引領,建立長效的保障機製,以保障科研機構和研究人員對高校創客教育的關(guan) 注度,形成主流研究方向,促進該領域研究的良性循環。從(cong) 關(guan) 鍵詞共現圖譜來看,高校創客教育的研究熱點包括圖書(shu) 館創客空間構建、創客文化構建、創新創業(ye) 教育、創造型人才培養(yang) 等。由此可見該領域更加關(guan) 注創新型人才的培養(yang) ,也就是說創客教育是一種途徑,而最終的目的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yang) 。從(cong) 研究聚類圖譜與(yu) 突現詞匯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校創客教育的關(guan) 注點從(cong) 創客空間的設置逐漸轉向創客項目的設計、實施與(yu) 評價(jia) 。
本研究的創新性在於(yu) 使用知識圖譜的方法對本領域文獻進行了綜合分析,為(wei) 我國未來開展高校創客教育提供了可借鑒的方向。但是本研究也存在諸多局限性。第一,創客教育是一個(ge) 實踐性較強的領域,相關(guan) 文獻可能散見在學術期刊、會(hui) 議論文集以及其他刊載媒體(ti) 上,而本文隻選用了知網數據,這種選取樣式存在著遺漏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的可能性。第二,Citespace軟件還處在發展與(yu) 完善的過程中,網絡文獻數據也存在格式不規範的情況,因此,可能導致數據轉換與(yu) 分析的過程中存在某些誤差。本研究的上述局限性,一方麵提示讀者閱讀本研究時注意到本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麵也恰恰為(wei) 高校創客教育研究開啟了一個(ge) 新視野,後續研究應該在更加寬泛的視野中審視高校創客教育實施的理論與(yu) 實踐問題,並用更加深入的方法尋找高校創客教育中前瞻性、操作性的最佳實例。
參考文獻
[1] 國發〔2015〕32號.國務院關(guan) 於(yu) 推進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Z].(2015-06-16)[2017-8-2].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16/content_9855.htm.
[2] NMC.Horizon Report: 2017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DB/OL].[2017-8-2].https://www.nmc.org/publication/nmc-horizon-report-2017-higher-education-edition/.
[3] 王佑鎂.當前我國高校創客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綜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7(4):20-31.
[4] 黃兆信,趙國靖,洪玉管.高校創客教育發展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40-44.
[5] 周金俠(xia) .信息開放獲取研究的知識基礎與(yu) 研究熱點探析[J].現代情報,2011(6):118-122.
[6] 張靈芝.1998 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熱點及其知識可視化圖譜分析:基於(yu) CSSCI高等教育類論文關(guan) 鍵詞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2(2):41-46.
[7] ChenChaomei.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3): 359-377.
[8] 沈萍.高校圖書(shu) 館“創客空間”構建[J].現代情報,2014(9):158-161.
[9] 陳婧.高校圖書(shu) 館創客空間建構研究:以美國學術圖書(shu) 館為(wei) 例[J].圖書(shu) 情報知識,2016(3):47-55.
[10] 步德勝.高校創客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6(10):73-75.
[11] 紀敏,朱建新.創客文化教育:現代大學創業(ye) 教育策略探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5):140-142.
[12] 曾明星,寧小浩,周清平,徐洪智,粟娟.麵向大學生創客的網絡學習(xi) 空間構建[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30-38.
[13] 賈傑.創客教育與(yu) 高等院校工程訓練的融合[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5(12):30-35.
[14] 劉奇.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創客及其工作坊[J].中國高等教育,2016(5):44-46.
[15] 詹一虹,周雨城.創客運動視角下高校創新創業(ye) 教育發展路徑研究[J].學術論壇,2016(5):153-158.
[16] 萬(wan) 力勇,康翠萍.互聯網+創客教育:構建高校創新創業(ye) 教育新生態[J].教育發展研究,2016(7):59-65.
萬(wan) 超1 戴玉梅1 李肸2 1沈陽大學 2東(dong) 北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