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
刊號:CN11-4994/T(國內) ISSN1672-1438(國際)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首頁 米兰体育官方 雜誌目錄 期刊封麵 推薦閱讀 顧問專家 投稿須知 米兰彩票站 訂閱須知 廣告業務
您當前的位置: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 首頁 >> 期刊導讀
高教 普教
總465期 總463期 總461期
總459期 總457期 總455期
總453期 總451期 總449期
總447期 總445期 總443期
 裝備時空 更多>>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2025年暑期係列活動成功舉辦
 編務說明 更多>>
 期刊導讀  
產業生態環境下新工科人才的校企協同培養
來源:《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 時間:2018-12-5 18:09:53
  [導讀]在傳統的工科教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模式中,由於人才培養具有正外部性導致企業參與的動力不足。從產業生態係統和企業人才生態安全的視域闡述了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充分理由;同時也說明了本著為產業和企業培養人才的目的將高校工科教育納入產業人才生態鏈建設、強化校企合作內涵、為企業人才生態提供安全保障是推動企業投入新工科人才協同培養的必要條件。

  1 新工科研究與(yu) 實踐的背景

  當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yang) 結構和質量上不能滿足經濟結構調整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需要,本科教育與(yu) 人才市場需求不相適應。2015年10月三部委頒布《關(guan) 於(yu) 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1],要求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積極推進轉型發展,“建立產(chan) 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實現人才培養(yang) 與(yu) 產(chan) 業(ye) 鏈、職業(ye) 標準、生產(chan) 過程的對接。

  針對高等工科教育,2017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guan) 於(yu) 開展新工科研究與(yu) 實踐的通知》要求“圍繞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新體(ti) 係開展新工科研究與(yu) 實踐”[2],要求明確了在高等工科教育領域進一步推動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人才培養(yang) 的新模式是新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而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向應用型轉型發展、新工科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搞清楚目前工科教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找到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充分理由及方向,建立實踐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目標和內(nei) 涵是新工科人才培養(yang) 模式研究與(yu) 實踐的重要內(nei) 容。

  2 工科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問題

  3 產(chan) 業(ye) 生態下校企合作培養(yang) 新工科人才的必要性

  4 產(chan) 業(ye) 生態下校企合作培養(yang) 新工科人才的目標和內(nei) 涵

  5 結語

  由於(yu) 傳(chuan) 統工科教育在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ang) 上具有正外部性,企業(ye) 在此過程中得不到全部利益,導致企業(ye) 對校企合作培養(yang) 人才的動力不足,這已經成為(wei) 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ang) 的重大阻礙,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是新工科教育研究與(yu) 實踐的重要課題。本文從(cong) 產(chan) 業(ye) 生態和企業(ye) 人才安全的角度論述了“推進科教結合、產(chan) 學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體(ti) 製機製改革”的必要性。將一個(ge) 產(chan) 業(ye) 看成是一個(ge) 生態係統,在整個(ge) 生態係統內(nei)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ang) 是利益大於(yu) 成本的,從(cong) 產(chan) 業(ye) 生態係統來看產(chan) 業(ye) 鏈或企業(ye) 群有充分的理由推進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本著為(wei) 產(chan) 業(ye) 或企業(ye) 培養(yang) 人才的目的,將高校教育納入產(chan) 業(ye) 人才生態鏈的建設中,強化企業(ye) 合作的內(nei) 涵,保證校企合作使培養(yang) 的人才能為(wei) 合作企業(ye) 所用,為(wei) 企業(ye) 人才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對產(chan) 業(ye) 或企業(ye) 也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guan) 於(yu) 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Z].2015,10.

  [2] 教育部.關(guan) 於(yu) 開展新工科研究與(yu) 實踐的通知[Z].2017.

  [3] 黃文,李文.計算機類本科人才的“產(chan) 學研用創”培養(yang) 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7(8):43-46.

  [4] 尤祖明,遲強,潘明財.產(chan) 學研用背景下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hui) 科學版,2012,25(4):108-112.

  [5] 曹霞,於(yu) 娟.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穩定性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5,33(5):741-747.

  [6] 薑鴻,王衛星,王永利.產(chan) 學研用合作培養(yang) 人才的動力模型及其應用[J].現代教育管理,2013(9):54-57.

  [7] 商華,王蘇懿.價(jia) 值鏈視角下企業(ye) 人才生態係統評價(jia) 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1):153-160.

  [8] 王炎斌.利益相關(guan) 者視閾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生態位管理[J].教育與(yu) 職業(ye) ,2010(2):14-16.

  [9] 王文波,薛晶.生態位在企業(ye) 人才安全內(nei) 涵探討的應用[J].價(jia) 值工程,2007(3):140-144.

  [10] 劉方龍,吳能全.“就業(ye) 難”背景下的企業(ye) 人力資本影響機製:基於(yu) 人力資本紅利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5-159.

  [11] 李芳芳,邢德錄.校企合作:企業(ye) 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規避的有效途徑[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0,12(1):61-63.

  [12] 李博,趙豔玲.校企合作中企業(ye) 人力資本投資風險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40):294-296.

黃文 李文 湖南科技學院電子與(yu) 信息工程學院


本網版權聲明: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權均屬於《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www.businesswebdr.com),未經本刊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偽原創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本刊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照片、視頻,屬本刊本網原創或已獲作者本人授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網及相關權益人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關於我們 | 期刊導讀 | 顧問專家 | 法律聲明 | 廣告業務

Copyright(C) 米兰体育官方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5號世寧大廈一層108室(100191)
高教郵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郵箱:cn11_4994@163.com
電話:010-82098610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微信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