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新華三集團和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hui) 聯合主辦,新華三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八屆“新華三杯”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在杭州圓滿落幕。經過兩(liang) 天的激烈競賽,來自長江大學的吳铖和揚州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的胡忠尉分別從(cong) 本科組、高職組決(jue) 賽階段的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榮膺兩(liang) 個(ge) 組別的特等獎。

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李暢(左一)為(wei) 揚州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胡忠尉頒發特等獎 新華三集團聯席總裁王景頗(右一)為(wei) 長江大學吳铖頒發特等獎
產(chan) 學研協作 加速數字化人才培養(yang)
自2010年正式創建以來,“新華三杯”共計吸引了2600多所院校近2萬(wan) 名學生參賽,目前已經成為(wei) 推進全國數字化人才培養(yang) 的權威熱門競賽之一。本屆大賽在8月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500多所院校的7125名學生報名參賽,涵蓋了全國29個(ge) 省及自治區直轄市,參賽人數同比增長40%。作為(wei) 國內(nei) IT廠商舉(ju) 辦的規模大、周期長、影響力強的競賽活動,“新華三杯”旨在推動學生、院校、企業(ye) 三方互動,“以賽促學習(xi) 、以賽促教學、以賽促就業(ye) ”。

“新華三杯”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字技術大賽閉幕式現場
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持續增加,相關(guan) 競賽也應運而生且層出不窮。“新華三杯”側(ce) 重考核選手對技術的應用能力,真正希望通過競賽模式促進學生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經過8年持續發展,“新華三杯”培養(yang) 了大批的數字化創新人才,為(wei) 中國信息化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新華三杯”始終保持“公平、公正、公開”的標準,沒有設置學校和專(zhuan) 業(ye) 門檻,盡可能不為(wei) 參賽學生設限;不收取任何報名費用,以免造成學生的經濟負擔,為(wei) 更多的在校大學生提供了解和實踐前沿IT科技的舞台。
作為(wei) 一家具備社會(hui) 責任感的企業(ye) ,不斷增加對“新華三杯”的投入。在全國設置多個(ge) 考場,便於(yu) 學生在本地參賽;不斷擴大比賽規模,提高獲獎比例;更大程度拉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公司提供更多的就業(ye) 崗位。
賦能數字化人才 塑造行業(ye) 未來
作為(wei) 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領導者,新華三在推進產(chan) 品研發與(yu) 技術創新,拓展數字化技術應用領域的同時,也始終關(guan) 注數字化人才的培養(yang)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新華三大學執行校長李濤在大賽閉幕式和采訪中表示:“新華三杯”是產(chan) 學研共建的典範案例之一,賽題緊扣前沿技術熱點,成為(wei) 大學生交流與(yu) 提升IT理論和實踐技能的絕佳舞台;同時在決(jue) 賽階段,發揮了新華三行業(ye) 資源優(you) 勢,聯合眾(zhong) 多渠道合作夥(huo) 伴企業(ye) 舉(ju) 辦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為(wei) 企業(ye) 與(yu) 人才搭建溝通與(yu) 合作的良好平台。隻有產(chan) 、教、研三方合作共建,才能健全數字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與(yu) 體(ti) 製。區別於(yu) 學校與(yu) 相關(guan) 研究機構的作用,企業(ye) 應發揮自身技術優(you) 勢,從(cong) 素質教育、技能培養(yang) 角度對高校輸出的“沒有實戰經驗”的人才進行培養(yang) 和鍛造,通過多種方式幫助他們(men) 迅速成長。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新華三大學執行校長李濤發表致辭
未來,新華三及新華三大學將秉承一貫的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以行業(ye) 領先實力,不斷打磨和完善產(chan) 、學、研、工、創一體(ti) 化的數字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為(wei) 業(ye) 界培養(yang) 更多明日之星,助力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助力國家智庫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