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hui) 已進入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社會(hui) 的各個(ge) 領域。2008年“智慧地球”理念被IBM公司提出後,迅速在各行各業(ye) 產(chan) 生了巨大的反響和變革,隨之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校園、智慧教室等理念應運而生。目前,信息技術已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ge) 方麵,與(yu) 教育教學發生了深度融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指出:“堅持深化應用。要通過深化應用釋放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作用。應用是信息技術與(yu) 教學、管理的結合點,也是教育信息化的生命力。要進一步深化應用驅動的基本導向,通過應用帶動環境營造、支撐核心業(ye) 務,圍繞應用目標開展培訓與(yu) 績效評價(jia) ,依托教育信息化加快構建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的教學和學習(xi) 方式。”
在基礎教育階段,理科實驗室主要麵向物理、化學、生物學科,從(cong) 信息化發展對實驗室要求來看,還存在實驗室信息管理係統不健全、沒有及時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理科實驗室、數學實驗室亟待建設等問題。因此,要提升實驗室建設水平就必須強化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建設智慧數理實驗室的設想,旨在將信息技術應用於(yu) 理科實驗室建設,營造基於(yu) 信息技術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實驗環境,為(wei) 培養(yang) 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提供必要保障。
一、理科實驗室信息化需求
二、智慧數理實驗室內(nei) 涵
三、智慧數理實驗室建設內(nei) 容
四、智慧數理實驗室建設的價(jia) 值
五、結語
建設智慧數理實驗室是信息化社會(hui) 發展對實驗室建設的要求,學校需根據實際情況做好統一規劃,在做好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加強對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使教師在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還能將信息技術有針對性地應用於(yu) 教學,有效改進教與(yu) 學的方式,提高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創新能力;使實驗室管理人員能夠運用信息技術管好、用好實驗室,不斷提升實驗室管理水平,為(wei) 學校教學和科研營造良好的信息化環境,為(wei) 培養(yang) 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智慧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Z].教技〔2016〕2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yi) 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4] 汪基德.從(cong) 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11(9):5-15.
[5] 周春月,閆子淇.基於(yu) 物聯網技術的智慧實驗室架構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4(5):239-243.
[6] 魏銳.虛擬科學實驗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2011(10):98-101.
[7] 趙維坤,馬敏.初中數學實驗室建設的若幹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5(1):29-32.
[8] 王正青,唐曉玲.信息技術與(yu) 教學深度融合的動力邏輯與(yu) 推進路徑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1):94-99.
[9] 馬宏佳.化學數字化實驗的理論與(yu) 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14-117.
王壽紅 北京教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