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men) 從(cong) 小在這裏了解世界”——新華三助煙台牟平實驗小學建設數字化校園紀實
新學期伊始,在煙台市牟平實驗小學的微機教室裏,信息技術課教師從(cong) 文麗(li) 正指導孩子們(men) 學習(xi) 製作教師節電子賀卡。通過雲(yun) 桌麵,她將製作賀卡所需的素材發送到了全班所有孩子的桌麵上,再借助廣播軟件講解製作步驟,最後使用“一鍵回收作業(ye) ”功能,收集所有孩子的作品並進行評點。

在教室牆壁上,一行大字十分醒目,“我們(men) 從(cong) 小在這裏了解世界。”的確,對於(yu) 牟平實驗小學近兩(liang) 千名孩子來說,他們(men) 是幸運的,通過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捐贈的數字化校園設備與(yu) 應用,他們(men) 得以更好地探知世界、擴大視界。

告別千兆校園網時代迎來全新數字化校園
今年5月,在新華三的幫助下,建校105周年的牟平實驗小學告別了千兆校園網時代。作為(wei) 1998年便已成為(wei) 我國首批“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的實驗小學說,2000年投資200萬(wan) 建成的千兆校園網曾領全國潮流之先,但已無法滿足學校縱深推進教育信息化2.0的需求。新華三所捐贈的價(jia) 值近800萬(wan) 的數字化校園設備,因而被校長李鵬運稱為(wei) 是解了“燃眉之急”。

牟平實驗小學校長李鵬運
“我參觀過全國各地很多學校,我們(men) 學校的數字化校園,是最為(wei) 齊備和先進的。”李校長自豪地說。在他看來,萬(wan) 兆核心的校園網、全校覆蓋的無線網和一個(ge) 獨立的數據中心,令實驗小學IT架構脫胎換骨,而雲(yun) 學堂、互動PAD教室、機器人實驗室、3D創客實驗室、錄播課堂、考勤排課係統等教務教學教研場景化應用,則能推動校方、老師和孩子們(men) 去探索全新的管、教、學模式。

在數字化校園中成長“數字一代”未來可期
“對我而言,數字化校園是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從(cong) 文麗(li) 老師看著雲(yun) 桌麵上孩子們(men) 的作品說,“我不必再為(wei) 主機壞了、網絡卡了這些事情煩心,隻用將精力放在教學上,還有新的教學資源與(yu) 方法相助。作為(wei) 教師,能更好地教書(shu) 育人,看見學生學得有興(xing) 趣有樂(le) 趣,就是最好的慰籍了。”



從(cong) 老師所說的學習(xi) 興(xing) 趣與(yu) 樂(le) 趣,在校園隨處可見。機器人教室、無人機實驗室、3D創客實驗室裏,孩子們(men) 練習(xi) 著機器人編程、科技小發明創造、激光切割、3D One設計等,他們(men) 專(zhuan) 注的眼神裏,似乎閃動著未來。

創意智造實驗室指導教師孔亞(ya) 楠
“他們(men) 是真正的數字一代。”在創意智造實驗室指導創客興(xing) 趣小組的孔亞(ya) 楠老師說,“通過這些設備和應用,我們(men) 在探索引導他們(men) 從(cong) 小用數字化的視角去理解知識,培養(yang) 他們(men) 的數字化生存與(yu) 學習(xi) 能力。”
而這些,亦是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及教育信息化2.0計劃中對基礎教育的期許。“感謝新華三幫助實驗小學實現了麵向信息化2.0的轉型升級,我相信,實驗小學數字化校園的價(jia) 值與(yu) 影響力,不僅(jin) 屬於(yu) 牟平,屬於(yu) 煙台,更是全國性的。“煙台市牟平區教育體(ti) 育局局長宋強說。
新華三:幫助一個(ge) 學校帶動一批學校
數字化校園的前沿探索與(yu) 建設,不可能“畢其功於(yu) 一役”。新華三與(yu) 牟平實驗小學的合作,也不會(hui) 止步於(yu) 此。在5月份的捐贈與(yu) 啟動儀(yi) 式上,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首席執行官於(yu) 英濤便指出,將與(yu) 實驗小學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討數字化小學發展之路。

牟平實驗小學網管中心主任張明偉(wei)
“在新華三支持下,我們(men) 接下來將探索在線教育、智慧食堂、教學大數據等,計劃將互動教室擴大至全校,錄播教室也能允許全區教師和全部家長一起觀摩聽課。”牟平實驗小學網管中心主任張明偉(wei) 說。

未來,屬於(yu) 孩子,屬於(yu) 教育。對於(yu) 在教育行業(ye) 躬耕十數年的新華三來說,與(yu) 牟平實驗小學的合作同時也是踐行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的方式之一。但與(yu) 一般的企業(ye) 公益不同,新華三所著眼的,並非隻是幫助一所學校,更是通過打造數字化小學樣板點,探索信息技術服務教學模式創新,以此帶動一大批學校踏上數字化之路,繼而將數字化小學的探索與(yu) 建設向前推進一大步。

在新華三看來,這更是一家教育信息化領導企業(ye) 對教育界所應有的責任擔當,是對基礎教育變革與(yu) 教育強國夢的有力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