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men) 已經步入一個(ge) 互動傳(chuan) 播的數字化新媒體(ti) 時代。
新媒體(ti) 是一個(ge) 動態發展的概念,目前來講是基於(yu) 數字化傳(chuan) 播技術、具有高度互動傳(chuan) 播性和非線性傳(chuan) 播等三大基本特征的傳(chuan) 播媒介。主要包括網絡媒體(ti) 、手機媒體(ti) 和數字廣播電視媒體(ti) 等[1]。以互聯網、智能手機、社交網絡、即時通信和電子書(shu) 等為(wei) 代表的新媒體(ti) 在人們(men) 的生活、學習(xi) 、工作、公共信息和知識傳(chuan) 播中所發揮的作用與(yu) 日俱增,其網絡化、全球化、社會(hui) 化與(yu) 個(ge) 性化的傳(chuan) 播屬性越來越受到人們(men) 的青睞。作為(wei) 引領時代潮流的大學生首當其衝(chong) 是新媒體(ti) 的使用者,新媒體(ti) 也是大學生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
泛在學習(xi) 是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利用任何設備開展無處不在的學習(xi) ,包括自然環境、移動互聯環境在內(nei) 的各類學習(xi) 環境[2]。新媒體(ti) 的出現為(wei) 大學生的泛在學習(xi) 提供了更多的機會(hui) ,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網絡空間使大學生的泛在學習(xi) 更加靈活多樣。然而新媒體(ti) 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的學習(xi) 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例如一些偏激的觀點和視頻網站會(hui) 影響大學生的學習(xi) 效率和價(jia) 值觀取向。因此了解新媒體(ti) 對大學生泛在學習(xi) 的影響內(nei) 容和影響因素,做好積極的引導和對策處理,使新媒體(ti) 在大學生的泛在學習(xi) 中扮演積極的作用,是高校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內(nei) 容。
1 新媒體(ti) 對大學生學習(xi) 生活的影響調查
2 新媒體(ti) 對大學生泛在學習(xi) 的影響分析
3 新媒體(ti) 在大學生泛在學習(xi) 中的應用策略探索
3.1 樹立正確的新媒體(ti) 觀
3.1.1 新媒體(ti) 是大學生獲取信息和學習(xi) 的工具
手機、網絡等新媒體(ti) 的功能強大,但是作為(wei) 新世紀新型人才的大學生而言,要有強烈的社會(hui) 責任感和學習(xi) 緊迫性,把利用新媒體(ti) 獲取信息和開展學習(xi) 作為(wei) 媒體(ti) 使用的第一要務,充分利用新媒體(ti) 的便捷性充實自己,而不是迷戀網絡遊戲和負麵新聞。
3.1.2 新媒體(ti) 信息需要篩選接受
新媒體(ti) 時代也是一個(ge) 自媒體(ti) 時代,網絡上的每個(ge) 人都是信息的發布者,其所傳(chuan) 遞的信息中積極健康與(yu) 消極腐朽並存,多種信息和思想觀念交織存在,因此並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真實可靠的,大學生必須具有篩選信息、鑒別信息的能力,有選擇地接受信息。
3.1.3 新媒體(ti) 信息需要創新利用
知識的傳(chuan) 承是在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進行的,對於(yu) 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思考與(yu) 創新是大學生能力培養(yang) 的核心。新媒體(ti) 獲取信息雖然便捷,但是也不能一味複製、粘貼地奉行“拿來主義(yi) ”,大學生必須對獲取到的信息進行思考與(yu) 加工然後合理利用。
3.2 合理利用新媒體(ti) 開展泛在學習(xi)
3.2.1 大學生要有良好的新媒體(ti) 使用能力
這裏所說的新媒體(ti) 包括新媒體(ti) 技術(網絡和移動通信)和新媒體(ti) 信息,新媒體(ti) 使用能力包括對新媒體(ti) 的選擇和使用能力,新媒體(ti) 信息的識別、判斷、加工和發布能力。大學生利用新媒體(ti) 開展泛在學習(xi) ,必須選擇合適的新媒體(ti) 技術和終端作為(wei) 獲取信息的途徑,並且能夠快速準確地利用新媒體(ti) 獲取所需要的學習(xi) 資源,進行意義(yi) 建構,加工生成、發布自己的信息,使知識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nei) 交流利用。
3.2.2 教師幫助學生提供優(you) 良的學習(xi) 資源
泛在學習(xi) 是課堂學習(xi) 的延伸和補充,既可以彌補課堂學時有限的困境,又有利於(yu) 開展個(ge) 性化學習(xi) ,是目前大學生學習(xi) 的重要途徑。學習(xi) 資源是泛在學習(xi) 得以發生的必備條件。網絡上的信息資源存在海量、無序、魚龍混雜的現象,學生在篩選和鑒別的過程中會(hui) 耗費大量時間。為(wei) 了使學生的泛在學習(xi) 更加高效和有針對性,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提供優(you) 質的學習(xi) 資源,利用網絡學習(xi) 平台、微信公眾(zhong) 平台、博客等新媒體(ti) 向學生推送適合手機閱讀的文獻、微課等學習(xi) 資源,提高他們(men) 的泛在學習(xi) 效果。
3.2.3 建立暢通的師生溝通平台
學習(xi) 指導和答疑是泛在學習(xi) 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ti) 便捷的溝通條件,建立固定的溝通平台並向學生發布,例如網絡平台的答疑室、討論空間,微信、QQ等的留言和即時通訊,及時解決(jue) 大學生泛在學習(xi) 中的困惑,提高大學生泛在學習(xi) 的效果。
3.3 大學生要有良好網絡自控能力
泛在學習(xi) 完全靠學生的自覺進行,新媒體(ti) 環境下眾(zhong) 多的誘惑要求學生必須有良好的網絡自控能力。
3.3.1 樹立網絡化泛在學習(xi) 理念
大學是人生走上社會(hui) 之前可以將大量時間投入學習(xi) 並有廣泛學習(xi) 資源的人生曆程,也是人生可以擁有較高的可塑性、全麵充實自我的人生階段,因此大學生必須樹立泛在學習(xi) 的理念,時時處處以提高自己的知識為(wei) 目的,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ti) 的便利條件,把網絡當作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開展網絡化泛在學習(xi) ,利用網絡資源來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擴展自己的閱讀領域、提升自己的素質涵養(yang) 。
3.3.2 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範
新媒體(ti) 在帶來海量知識信息的同時,還有很多負麵信息存在,大學生作為(wei) 引領時代潮流的新型人才,要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範,不輕信、傳(chuan) 播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杜絕網絡攻擊行為(wei) ,遠離網絡遊戲和色情網站,創造積極向上的網絡學習(xi) 氛圍。
3.3.3 做好網絡利用的時間管理
長期沉迷於(yu) 網絡,不但會(hui) 影響大學生的學習(xi) 效果,還會(hui) 使大學生形成焦慮和人際交往障礙,因此大學生應該做好利用網絡的時間管理,適度、合理利用網絡。研究表明,時間管理與(yu) 大學生的學習(xi) 成績、主觀幸福感、成就動機、自我價(jia) 值感以及焦慮和適應性等密切相關(guan) [3]。大學生在利用網絡開展泛在學習(xi) 之前先規劃好學習(xi) 時間、學習(xi) 內(nei) 容、學習(xi) 評價(jia) 和學習(xi) 計劃,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nei) 完成計劃內(nei) 容,並進行反思和評價(jia) ,提高網絡化泛在學習(xi) 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欽太,林曉凡.基於(yu) 新媒體(ti) 的社會(hui) 教育傳(chuan) 播模式構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5):5.
[2] 李海龍,賈利鋒. 泛在學習(xi) 的學習(xi) 資源探微:以教育技術類網站的社會(hui) 網絡分析為(wei) 例[J].中國遠程教育,2014(11):76.
[3] 張鋒,祝婷.團體(ti) 心理輔導對大學生時間管理的改善效果[J].中國心理衛生雜誌,2014(5):328.
史先紅 劉雪鋒 許昌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