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舉(ju) 辦了2017年高技能人才赴國外進修培訓,其中有40名職業(ye) 教育教師赴新加坡,參加了關(guan) 於(yu) “實訓教師教學提升”的培訓。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簡稱“工教局”)依次從(cong) 新加坡的職業(ye) 教育經驗、學術質量保障體(ti) 係、課程開發、實境學習(xi) 、校企合作、教學方法、師資培養(yang) 等角度進行了深入而緊張的職業(ye) 教育培訓。總體(ti) 來說,新加坡的職業(ye) 教育和中國的職業(ye) 教育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其獨特的方法和策略。下麵將從(cong) 新加坡工教局簡介入手,結合目前我國大多數職業(ye) 院校受國民重視程度不高的問題,介紹並分析新加坡提升職業(ye) 教育吸引力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為(wei) 我國職業(ye) 教育的國家規劃、教育模式、服務社區等方麵的研究和實踐帶來啟示。
一、新加坡工教局簡介
二、提升職業(ye) 教育吸引力的方法和策略
三、結語
新加坡的職業(ye) 教育理念實事求是、與(yu) 時俱進,講究方法和策略,注重精細化管理;這段時間的學習(xi)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打造21世紀的職業(ye) 教育理念,也就是本文論述的新加坡提升職業(ye) 教育吸引力的方法和策略。總而言之,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前提,全人的職業(ye) 教育模式是關(guan) 鍵,良好的服務社區是促進,有效的宣傳(chuan) 反饋是推手;以上內(nei) 容詮釋新加坡的先進職業(ye) 教育理念還不夠全麵,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例如林植平[4]重點對新加坡職業(ye) 教育在師資管理方麵、教學方麵、網絡運用方麵的特色進行總結和探討。希望有更多的人從(cong) 不同層次、不同角度詮釋新加坡的職業(ye) 教育,為(wei) 我所用,進而推進我國職業(ye) 教育更快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丹.由“適應”到“引領”:職業(ye) 教育應對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新加坡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15(6):92-96.
[2] 劉占山,王文槿.走進獅城:新加坡職業(ye) 教育考察報告[J].視野,2015(21):70-72.
[3] 李巧玲.學習(xi) 新加坡經驗增強職業(ye) 教育的吸引力[J].科學谘詢,2013(26):73-74.
[4] 林植平,倪瑛.新加坡職業(ye) 教育特色及成功原因探討[J].成人教育,2012,32(2):42-43.
常洪偉(wei) 大連市輕工業(ye)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