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you) 質的高等教育的支撐。作為(wei) 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和“工業(ye) 4.0”概念的倡導者,德國在製造業(ye) 方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這與(yu) 其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理實一體(ti) 的工程技術人才的貢獻離不開,也與(yu) 其獨具特色的高等教育體(ti) 係息息相關(guan) 。德國高等教育經曆了從(cong) 威廉•洪堡首創的教學和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性大學,到大工業(ye) 時代的“阿爾特霍夫體(ti) 係”,並逐漸形成目前綜合性大學和應用科技大學並舉(ju) 的局麵[1]。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本科院校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麵臨(lin) 許多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2]。德國的許多應用科技大學成立於(yu) 20世紀70年代,以培養(yang) 企業(ye) 需要的應用科技人才為(wei) 目標,其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經驗對我國應用型大學具有一定的參考價(jia) 值。本文以德國巴伐利亞(ya) 州某應用科技大學和莆田學院的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目標、課程體(ti) 係和專(zhuan) 業(ye) 方向設置等方麵,對中德兩(liang) 國應用型大學在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相似性與(yu) 差異性進行比較,並指出其值得借鑒的先進經驗。
1 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
2 莆田學院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方案
3 比較分析
4 學習(xi) 與(yu) 借鑒
5 結語
本文結合實例,從(cong) 人才培養(yang) 目標、課程體(ti) 係、專(zhuan) 業(ye) 方向等方麵,研究了中德兩(liang) 國應用型大學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相似性與(yu) 差異性。研究表明,德國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方案的課程體(ti) 係在課程設置的實用化與(yu) 應用化、模塊化與(yu) 重點化,以及課程資源的開放化等方麵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men) 重點學習(xi) 。
參考文獻
[1] 方在慶.從(cong) 德國技術高等教育的演進看德國科學崛起的“特殊道路”[N].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2009-10-27(004).
[2] 李文芳,林振衡.台灣某大學本科教育對大陸新建本科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的借鑒作用[J].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2016(17):107-109.
[3] 高紅英.德國應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zhuan) 業(ye) 課程體(ti) 係的研究與(yu) 借鑒[J].河北能源職業(ye) 技術學院學報,2013,48(1):11-13.
[4] 董慧超.德國應用科學大學課程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範學院,2017:30-31.
林振衡 翁若平 俞國鋒 莆田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