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一直受到人們(men) 密切地關(guan) 注,它已經融入了現代社會(hui) 中的各行各業(ye) ,成為(wei) 推動當今時代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教育也在迅速發展,成為(wei) 教育領域重點研究和發展的主題[1]。國務院在2017年7月20日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guan) 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寓教於(yu) 樂(le) 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2],從(cong) 而進一步鼓勵中小學開設人工智能課程。隨之,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受到推廣和重視,一些學校已陸續開設了人工智能相關(guan) 課程。同時,如何促進中小學開設人工智能課程成為(wei) 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由此,本研究對人工智能課程開設情況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建立影響因素間的解釋結構模型,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開設的幾點建議。
一、研究設計
二、內(nei) 容分析法
三、解釋結構模型法分析
四、提出建議
結合以上分析結果可知,在整個(ge) 影響因素係統中,可分為(wei) 三條因素鏈,分別為(wei) “資金鏈”“課程鏈”“學生鏈”。其中“資金鏈”包括的因素有學校經濟實力、政府支持、教師對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教師態度、時代發展趨勢、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學校的重視程度、學校資金投入、教學設備配置、教師培訓、教學場地、教師職業(ye) 能力、師資力量;“課程鏈”包括的因素有教師對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教師態度、時代發展趨勢、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學校的重視程度、課程類型定位、考試方式、課時問題;“學生鏈”包括的因素有學生知識水平、評價(jia) 機製、學生興(xing) 趣、學生的接受適應能力。此外,“資金鏈”和“課程鏈”屬於(yu) 交叉關(guan) 係,其中教師對政策文件的了解程度、教師態度、時代發展趨勢、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學校重視程度這5種因素,既屬於(yu) “資金鏈”又屬於(yu) “課程鏈”。
從(cong) 這三條因素鏈的角度出發,根據各因素間的關(guan) 係對如何促進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的開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從(cong) “資金鏈”的角度分析可知,學校的資金投入在整條鏈中起著關(guan) 鍵作用,它直接決(jue) 定了教學設備配置、教師培訓、教學場地這三方麵的發展狀況,從(cong) 而決(jue) 定著人工智能課程的開設情況。因此,要加大學校對人工智能課程建設的資金投入,主要從(cong) 以下兩(liang) 方麵著手:一方麵,呼籲政府以及相關(guan) 部門加大資金支持,緩解學校的經濟壓力,改善課程建設的資金狀況;另一方麵,增加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的宣傳(chuan) 力度,提高其在素質教育中的影響力,引導教師對人工智能課程態度的轉變,提高教師課程的改革、創新意識以及對相關(guan) 政策的了解,使其理性客觀的認識人工智能課程,從(cong) 而提高學校對該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人工智能課程建設的資金投入。
第二,從(cong) “課程鏈”的角度分析可知,課程類型的定位決(jue) 定了該課程的考試方式和課時問題。其中考試方式對教學起到相應的激勵、診斷的作用,課時問題也成為(wei) 保障教學質量的關(guan) 鍵,兩(liang) 者直接影響了該課程的開設情況以及之後的課程發展。因此,進行恰當的課程定位起到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可以從(cong) 以下三方麵考慮:首先,加大人工智能教育相關(guan) 方麵的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對人工智能課程及其相關(guan) 政策的了解;其次,鼓勵教師參與(yu) 人工智能課程的研究課題,激發教師的興(xing) 趣,轉變傳(chuan) 統的教學態度,從(cong) 而提高對人工智能課程的重視程度;最後,學校應時刻關(guan) 注國際教育發展趨勢,順應時代潮流,緊密結合學生未來發展需求來正確定位課程類型。
第三,從(cong) “學生鏈”的角度分析可知,提高學生的接受適應能力對改善人工智能課程開設情況十分關(guan) 鍵。可以從(cong) 以下兩(liang) 方麵考慮:一方麵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進行教學,使人工智能知識普及化、實用化、具體(ti) 化,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易於(yu) 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麵,建立合理的評價(jia) 機製,並聯係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激發和提高學生對人工智能學習(xi) 的興(xing) 趣。
參考文獻
[1] 馬玉慧,柏茂林,周政.智慧教育時代我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發展路徑探究:美國《規劃未來,迎接人工智能時代》報告解讀及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3):123-128.
[2] 國務院.國發〔2017〕35號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Z].2017-07-08.
[3] 邁爾斯,休伯曼.質性資料的分析:方法與(yu) 實踐[C].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2.
[4] 汪應洛.係統工程理論、方法與(yu) 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 賈斌,徐恩芹,謝雲(yun) .基於(yu) 解釋結構模型的大學生課堂學習(xi) 績效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03):42-49.
張慧華 徐力 首都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