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筆者發現,在進行算法與(yu) 程序設計教學時,學生對這部分內(nei) 容的學習(xi) 興(xing) 趣不高,不願意主動參與(yu) 到學習(xi) 中,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識內(nei) 容,教學效率不高。這些引發了筆者的思考,以往在課堂上對這部分內(nei) 容的教學,通常以教師講授為(wei) 主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是不能依據學生的個(ge) 性特征提供動態的學習(xi) 內(nei) 容;不能按照不同學生的個(ge) 性化需求提供教學服務;不利於(yu) 激發學生的學習(xi) 興(xing) 趣。那麽(me) ,如何才能為(wei) 每位學生提供較為(wei) 合適的教學方式,如何解決(jue) 算法與(yu) 程序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困難?筆者在通過不斷學習(xi) 、探索與(yu) 實踐,將智慧課堂這個(ge) 新興(xing) 的教學方法嚐試應用於(yu) 教學中,以期達到“授之以漁”的效果,提高學生對學習(xi) 的興(xing) 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二、智慧課堂的概念
三、微視頻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四、智慧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設計與(yu) 實踐
五、教學反思與(yu) 感悟
六、結語
智慧課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對於(yu) 傳(chuan) 統的教學模式而言起到一種補充更新的作用。有利於(yu) 建立起視頻學習(xi) 資源庫,並使之成為(wei) 教師教學的參考資源和學生自主學習(xi) 的重要資源,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xi) 能力,有利於(yu) 學生學習(xi) 方式的改變,有利於(yu) 學生的終身學習(xi) 。下一步需要繼續研究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如何通創新教學模式收集更多的大數據,通過數據分析能夠科學指導學生學習(xi) 行為(wei) 、方法等,製作出針對性更強,層次特點明顯,更能提高課堂效率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 黎加厚.微課的含義(yi) 與(yu) 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6.
[2]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孫曙輝,劉邦奇.智慧課堂[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4] 吳利佳.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誌:教師版,2016(17):9.
[5] 範文靜.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信息化建設,2016(4):218.
趙加鑫 杭州市餘(yu) 杭區教育技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