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015年我國中小學圖書(shu) 館事業(ye) 發展進入到非常重要的新時期,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於(yu) 5月頒布了《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shu) 館建設與(yu) 應用工作的意見》,明確將中小學圖書(shu) 館的功能定位提高到落實立德樹人、全麵深化課程改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xi) 能力和終身學習(xi) 能力、促進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和學生全麵發展的嶄新高度,提出了新常態下中小學圖書(shu) 館建設的具體(ti) 任務和針對性舉(ju) 措。作為(wei) 走在西部最前沿的成都市,目前已建成成都教育城域專(zhuan) 網,市級主幹十萬(wan) 兆,市中心到479三校萬(wan) 兆、縣級主幹萬(wan) 兆,縣到校千兆,功能性能在全國基礎教育係統領先,教育信息化總體(ti) 推進形勢良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成都教裝中心”)作為(wei) 主研單位之一,參與(yu) 了四川省普教科研重點課題“四川省‘互聯網+中小學圖書(shu) 館(室)’管理與(yu) 應用的研究與(yu) 實踐”課題研究,積極探索建立互聯網環境下覆蓋全市1000餘(yu) 所學校的現代化保障服務體(ti) 係,組織管理體(ti) 製機製逐步完善,建立了全域成都“全市一館,上下聯動”的一體(ti) 化的中小學圖書(shu) 管理體(ti) 製。形成市、縣、校“縱向一體(ti) 化”和從(cong) 學校到社區、延伸拓展到全社會(hui) 的“橫向一體(ti) 化”的管理格局,基本建立起一支人員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業(ye) 務技能精良、實踐經驗豐(feng) 富、閱讀指導能力較強的相對穩定的專(zhuan) 兼職圖書(shu) 管理員隊伍。
通過數字化和網絡化手段,成都市中小學圖書(shu) 館管理服務效能不斷提升。目前,全市新增圖書(shu) 全部實現數據編目入庫,圖書(shu) 上架,能實現書(shu) 目編目數據資源共享,跨學校館藏書(shu) 目數據資源共享,圖書(shu) 信息化管理後的流通工作開展順利。實現了全域成都中小學圖書(shu) 館(室)在線管理和基於(yu) 大數據的數據分析挖掘,開展了各區(市)縣圖書(shu) 管理應用總體(ti) 情況宏觀監測調控及具體(ti) 到每一所學校、每一本圖書(shu) 、每一位讀者的閱讀行為(wei) 的微觀分析評價(jia) ,連續兩(liang) 年發布了年度報告,在全市產(chan) 生積極影響。
二、研究內(nei) 容
三、研究過程
四、研究成效
五、下一步研究相關(guan) 工作內(nei) 容
六、結語
以成都市中小學圖書(shu) 數字化管理共享平台保障服務體(ti) 係的構建為(wei) 核心的中小學圖書(shu) 館研究工作,極大地轉變了師生對於(yu) 中小學圖書(shu) 館功能定位的認識,促進了對於(yu) 中小學圖書(shu) 館服務對象和服務方式特點規律的研究,促進了學校圖書(shu) 結構的優(you) 化,促進了圖書(shu) 配置的均衡和共享,促進了師生讀書(shu) 活動的開展,凝聚起一支比較穩定的中小學圖書(shu) 管理員骨幹隊伍,同時,提高了中小學圖書(shu) 管理員隊伍的專(zhuan) 業(ye) 化技能水平。成都市全域中小學圖書(shu) 館(室)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構及管理與(yu) 應用的研究工作,使區域圖書(shu) 工作發展有了高平台,在今後的實踐中,將不斷開拓創新,讓數字化圖書(shu) 資源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一步達成更寬領域的資源共享,深化圖書(shu) 數字化平台的應用,營造更好的閱讀應用場景,努力形成我市中小學圖書(shu) 館(室)工作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 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shu) 館建設與(yu) 應用工作的意見:教基一〔2015〕2號[Z].2015.
[2] 成都教育裝備網址[EB/OL].https://www.cdjzs.com/.
羅虹 白炯 成都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