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沙龍這一學術交流模式已有數百年的曆史,從(cong) 為(wei) 了遠離宮廷式社交而舉(ju) 辦的家中聚會(hui) ,到科學家們(men) 為(wei) 了解決(jue) 難題而形成的無形學會(hui) ,乃至今天被學者們(men) 創新利用到自己的學科建設中。學術沙龍是可以高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模式,我國研究生教育經常采用這一製度。眾(zhong) 所周知,與(yu) 導師互動在研究生長期培養(yang) 的過程中起至關(guan) 重要的作用。沙龍具有開放性、平等性、多樣性、互動性和創新性等特點[1]。它可以高效地培養(yang) 創新性人才,這已被一些高校和部門通過實踐證實,是一種關(guan) 鍵的、值得探索的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學術沙龍是知識共享的一種形式,指的是參與(yu) 者就某一學科或其中某一方麵進行專(zhuan) 題討論,也可跨學科、跨行業(ye) 橫向式交流。參與(yu) 者通過相互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觀點,相互啟迪共同進步,與(yu) 此同時又能把握學科的發展方向,使知識通過共享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融合當前的研究中。隨著我國研究生的不斷擴招,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問題在數量增長的同時,也成為(wei) 時下教育界的重點討論課題。
1 學術沙龍的含義(yi) 和起源
2 國內(nei) 外成功的學術沙龍
3 適合研究生的學術沙龍
4 結束語
適合研究生的學術沙龍,需要實踐的摸索,因為(wei)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色和研究角度,要想在沙龍中得到最優(you) 的效益就要找尋適合自己學科開展沙龍的方法和角度。但是互動性、開放性、創新性是每個(ge) 沙龍必須擁有的特性,隻有在這3個(ge) 特點相互體(ti) 現的完美時才能益於(yu) 學生,益於(yu) 研究,益於(yu) 學科建設。在沙龍的開展中,也可以請專(zhuan) 家或其他學校的教師參與(yu) ,不同學校的教師具有不同的學緣結構和學術背景,這樣使研究生在更大範圍內(nei) 進行學術交流,有利於(yu) 學生的思想溝通和啟迪,視野被開闊,也可以彌補教師學緣結構和學術背景不合理的缺陷。
參考文獻
[1] 王進才,李雄鷹.學術沙龍的創新人才培養(yang) 功能探析[J].高教論壇,2011,7(7):37-39.
[2] [美]劉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項社會(hui) 學的考察[M].郭方,譯.北京: 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3] 殷小平.學術沙龍:精神之家與(yu) 創新之源[J].大學教育科學,2006(5):106-109.
[4] 金耀基.劍橋與(yu) 海德堡:歐遊語絲(si) [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5] 劉永.牛津人的輝煌[M].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1.
[6] 趙琳琳.師徒式學術沙龍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具體(ti) 應用[J].教育與(yu) 考試,2012(4):83-87.
烏(wu) 雲(yun) 娜 宋彥濤 李放 大連民族大學環境與(yu) 資源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