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方高校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背景與(yu) 意義(yi)
在傳(chuan) 統的高校教育體(ti) 製下,許多大學畢業(ye) 生實踐能力不強,創新精神缺乏,無法適應社會(hui) 發展對高校創新性人才的要求。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一直是高校教學改革的一個(ge) 重要研究課題。為(wei) 此,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法規,教育部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ye) 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ye) 工作的意見》。前者著重指出:“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1],後者要求各高校加強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建設,著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國務院出台了《關(guan) 於(yu) 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也將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wei)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近年來,一些高校相繼在創新人才培養(yang) 模式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市於(yu) 2011 年底率先開啟了高校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6]。麗(li) 水學院於(yu) 2015年開始建設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
2 麗(li) 水學院數學建模基地的現狀
3 關(guan) 於(yu) 建設數學建模基地的一些措施與(yu) 思考
針對數學建模基地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們(men) 提出以下措施。
(1)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加強指導教師隊伍建設。“走出去”是指目前指導教師隊伍中的青年教師出去開會(hui) 學習(xi) ,或到建模成績優(you) 秀的學校參觀交流學習(xi) 。“請進來”包含三方麵意思:一是請本學校數學學科外的教師加入建模指導教師隊伍,如目前我們(men) 已經請一些計算機係教師當指導教師;二是請校外專(zhuan) 家來指導送經;三是有機會(hui) 的話招聘有高水平的建模專(zhuan) 家來領導我們(men) 的團隊,提高建模指導團隊的水平。
(2)在全校範圍開數學建模通識課,加強宣傳(chuan) ,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yu) 度。我們(men) 認為(wei) 學生參與(yu) 度不高的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對數學建模缺少了解。通識課的主要對象是大一新生,考慮到學習(xi) 進度,以及全國建模競賽和美國數學建模競賽都在下半年,因此通識課的時間定為(wei) 學年中的第二學期。如果通識課的運行情況好的話,我們(men) 將進一步開發選修課。
(3)做好實驗室開放項目的遴選和積累工作。由於(yu) 數學建模對數學軟件有較高的要求,而許多專(zhuan) 業(ye) 沒有相關(guan) 的課程,因此實驗室開放項目就成了彌補這一缺憾的最佳途徑。事實上,實驗室開放項目內(nei) 容非常廣泛,我們(men) 將按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的需要有目的的遴選,如目前主要是數學軟件的運用。積累也是很重要的。我們(men) 計劃將同一項目運行幾輪,讓它不斷完善。我們(men) 希望能開發一個(ge) ,穩定一個(ge) ,不斷積累。
(4)數學建模常規化。我們(men) 將以“校賽(5月)—國賽(9月)—美賽(1月)”作為(wei) 一個(ge) 建模競賽周期(1年),適時安排相關(guan) 課程與(yu) 活動。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其他的正規建模競賽,以賽代練,提高水平。
(5)提高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的服務能力。一是繼續辦好高數競賽;二是提高考研輔導水平;三是嚐試數學建模為(wei) 本地建設服務。不難看出,前麵兩(liang) 點服務內(nei) 容實踐上與(yu) 數學建模是互利的。數學建模就是利用數學知識解決(jue) 實踐問題,因此第三點從(cong) 理論上而言絕對可行的。這也是我們(men) 現在努力的一個(ge) 方向,而且進行一些嚐試。如最近一次校建模競賽,我們(men) 就出了一道兩(liang) 個(ge) 路口紅綠燈聯動問題,這問題來自實際生活,而對於(yu) 類似麗(li) 水的中小城市是很普遍的問題。盡管學生的論文結果與(yu) 實際有不少差距,但也引起交警隊的興(xing) 趣。我們(men) 相信,數學建模可以發揮作用的類似問題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幹意見:教高〔2005〕1號[Z].2005-1-7.
[2] 王傑.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5(7):162.
[3]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開展北京高等學校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的通知:京教函〔2011〕702號[Z].2011-11-29.
[4]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公布2013年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京教函〔2013〕650號[Z].2013-12-20.
[5]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公布2014 年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京教函〔2015〕34號[Z].2015-01-28.
[6]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hui) .關(guan) 於(yu) 公布2015 年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nei) 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京教函〔2016〕15號[Z].2016-01-08.
張劍鋒 陳巧雲(yun) 林銀河 麗(li) 水學院工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