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鍋”裝不下“大魚” 新建機房刻不容緩
蘇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而放射醫學與(yu) 防護學院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已成為(wei) 培養(yang) 放射醫學專(zhuan) 業(ye) 人才和開展放射醫學科學研究的主要教學、科研基地,同時也是目前國內(nei) 高等院校中唯一一個(ge) 專(zhuan) 門從(cong) 事放射醫學與(yu) 防護人才培養(yang) 的學院。為(wei) 了給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支撐,學院在三年前建設了HPC機房,主要麵向基礎醫學、臨(lin) 床醫學、生命學科和環境學科,為(wei) 醫學放射生物學機理研究、放射性核素內(nei) 照射毒理學研究、輻射劑量估算體(ti) 係等前沿領域的研究提供支持。
隨著學院教學科研的進一步升級,以及HPC計算應用需求的逐漸擴大,按照傳(chuan) 統機房建設模式簡單搭建而成的機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最緊迫的是機房的擴容問題:目前的機櫃按照6KW的業(ye) 務需求進行設計,現已完全趨於(yu) 飽和狀態,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HPC教學、業(ye) 務需求。例如,在VMD等分子圖形軟件的複雜計算中,往往涉及到顯示、模擬動畫和分析生物分子和無機小分子,需要耗費大量的計算能力。在下個(ge) 學期,隨著學院各學科教學課題的增加,HPC計算量更是不堪重負。
由於(yu) 當前HPC機房空調隻有一台,單點故障風險較高,再加上機房空間狹小,無法滿足未來需求,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選址並對機房進行整體(ti) 規劃設計不僅(jin) 需要滿足當前的教學科研需求,還需要具備豐(feng) 富的擴展性,滿足業(ye) 務增長帶來的持續挑戰。
另一方麵,HPC數據機房的改造時間隻有暑假短短兩(liang) 個(ge) 月。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yu) 防護學院需要保障下個(ge) 學期的教學科研工作能夠如期開展,不能因為(wei) 機房的改造而推遲。與(yu) 一般HPC機房改造動輒半年的施工工期相比,兩(liang) 個(ge) 月的時間要求對項目承擔方提出了嚴(yan) 峻的考驗。
微模塊有“大智慧” 浪潮MDC提高40%機架容積率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浪潮提出了微模塊數據中心(MDC)建設模式,能在大大縮短建設周期的前提下,建設技術先進、功能均衡的全新數據中心。微模塊數據中心將配電、製冷、機櫃、冷/熱通道、橋架等設備集成到一起,舍棄架空地板、空調室等在傳(chuan) 統機房似乎必不可少的依賴條件,實現與(yu) 機房環境的解耦,成為(wei) 一個(ge) 相對獨立的部署單元。

浪潮微模塊數據中心為(wei) 蘇州大學提高40%的機架容積率
為(wei) 了滿足當前及未來業(ye) 務發展需求,浪潮幫助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yu) 防護學院將原有的6個(ge) 機櫃擴展到13個(ge) 機櫃,單機櫃功率由6KW擴至10KW,在功率提高60%以上的同時,機架容積率提高了40%,能耗由PUE2.2降至PUE1.4,大大提高了HPC數據機房的機櫃功率及機架利用率。此外,浪潮MDC數據中心方案還具有簡單的一體(ti) 化智慧型運維管理平台,能夠對機房進行智慧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傳(chuan) 統機房使用的空間成本和運維成本,大大提高HPC數據機房的運行效率。
在HPC數據機房的保障係統上,浪潮為(wei) 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yu) 防護學院設計了“3+1”冗餘(yu) 空調係統,單台空調最大製冷量為(wei) 39KW,共提供156KW製冷量,當單台空調故障時仍能保證117KW的製冷量,確保學校HPC業(ye) 務正常運行,同時4台空調中2台配置加熱加濕功能,確保數據中心恒溫恒濕,為(wei) IT設備提供良好運行環境。
蘇州大學放射醫學與(yu) 防護學院負責人表示:“在僅(jin) 有2個(ge) 月的時間壓力下,浪潮充分調動現有技術人力和資源通過緊鑼密鼓的生產(chan) 和實施,順利完成任務,使院校的HPC數據機房在暑假結束後就成功上線,投入使用! 新的HPC數據機房建成之後,我院教學與(yu) 科研任務的算力緊缺現象得到了根本的緩解,而且其先進的設計理念使機房以最優(you) TCO實現高效運行,這讓我們(men) 能夠將精力集中到前沿醫學技術的研究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