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的飛速發展,學校教育生態正麵臨(lin) 一次深度重塑[1]—既改變了教育主體(ti) 之間的關(guan) 係,也改變了教學空間的存在形式,還改變了知識傳(chuan) 播的形態。202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打造AI教育大模型,建立基於(yu) 大數據和AI支持的教育評價(jia) 和科學決(jue) 策製度;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強化數據安全、AI算法和倫(lun) 理安全。AI可根據學生的學習(xi) 進度和風格,提供量身定製的教學內(nei) 容及個(ge) 性化學習(xi) 可能,但過度依賴技術也可能導致教育出現不平等,限製學生接觸多元知識的機會(hui) ,形成“信息繭房”,使學生逐漸喪(sang) 失認知多樣性。此外,還可能引發數據隱私、算法偏見、教育空間商業(ye) 化等問題。
一、AI時代教育範式的重構困境
二、AI時代教育範式的理論框架建構
三、AI時代教育範式的生態設計路徑探索
四、結語
為(wei) 避免AI賦能教育所帶來的一係列風險,應出台並不斷完善AI在教育場景中的應用邊界和倫(lun) 理要求。同時,應設立AI教育產(chan) 品的“負麵清單”,對可能引發倫(lun) 理風險的技術應用進行限製,以確保教育技術的發展方向符合教育公平、學生權益保護等核心價(jia) 值,從(cong) 而重塑“AI服務於(yu) 教育”的價(jia) 值共識,促進教育生態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yan) 從(cong) 根.公共空間意識教育:問題與(yu) 實施—技術物道德化的角度[J].教育發展研究,2024,44(10):13-20.
[2] 趙建華.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轉型與(yu) 重塑[J].電化教育研究,2024(12):37-43.
[3] 彼得•保羅•維貝克.將技術道德化:理解與(yu) 設計物的道德[M].閆宏秀,楊慶峰,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
[4] 王馳,雷震.對數字空間正義(yi) 原則的考察與(yu) 省思[J/OL].學術探索.[2025-08-23].https://link.cnki.net/urlid/53.1148.C.20250707.1326.004.
[5] 張剛要,梁青青.人工智能的教育哲學思考[J].中國電化教育,2020(6):1-6.
[6] 王健宗,李澤遠,何安珣.智能係統與(yu) 技術叢(cong) 書(shu) :深入淺出聯邦學習(xi) 原理與(yu) 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ye) 出版社,2021.
蔣新成1 黃興(xing) 洪2 劉文凱3 陳明建4
1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實驗小學 2重慶市涪陵城區實驗小學校
3福建省晉江市晉江學校 4重慶市南岸區教師進修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