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采購規模持續調整,結構優(you) 化顯著(2021—2023年我國政府采購情況見表1)。2023年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為(wei) 33 929.6億(yi) 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2.35%。其中,服務類采購占34.5%,貨物類降至22.8%,工程類降至42.7%,反映出政府職能向公共服務領域傾(qing) 斜。同時,政府采購政策功能不斷深化,2023年授予中小企業(ye) 合同金額達25 239.8億(yi) 元,占74.4%,強製/優(you) 先采購節能、節水產(chan) 品規模以及優(you) 先采購環保產(chan) 品規模持續保持高位。
雖然政府采購有效促進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但是政府采購領域仍麵臨(lin) 合規性風險加劇、合同履約失效、廉潔風險滲透等問題,亟須通過製度創新與(yu) 技術賦能實現風險動態預警與(yu) 精準治理。
從(cong) 國際經驗來看,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政府采購風險防控方麵已形成較為(wei) 成熟的體(ti) 係。例如,美國通過《聯邦采購條例》建立了嚴(yan) 格的采購流程監管機製,歐盟則通過數字化采購平台實現了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相比之下,我國政府采購風險防控體(ti) 係仍處於(yu) 探索階段,亟須借鑒國際經驗並結合我國實際進行優(you) 化。
本研究基於(yu) 全周期穿透式管理視角,構建政府采購風險防控體(ti) 係長效機製,優(you) 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治理效能,為(wei) 政府采購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路徑。
1 風險分析
2 風險防控機製構建
3 研究結論與(yu) 展望
3.1 研究結論
我國政府采購麵臨(lin) 法規碎片化、管理不善等帶來的合規性風險、合同履約風險、廉潔風險及業(ye) 務規範性問題。這些風險的核心成因在於(yu) 內(nei) 因與(yu) 外因的深度交織:內(nei) 部表現為(wei) 采購單位全流程管理缺位,外部受市場主體(ti) 逐利驅動與(yu) 監管環境缺陷的雙重擠壓。本文提出的全周期穿透式管理風險防控體(ti) 係,通過宏觀與(yu) 微觀機製的聯動,能夠有效破解困局,實現治理現代化與(yu) 公共利益保障。
3.2 研究展望
未來研究可從(cong) 以下幾個(ge) 方麵進一步深化:一是細化風險要素體(ti) 係,構建涵蓋政策變化、市場波動等動態因素的全麵風險要素庫;二是優(you) 化技術賦能路徑,探索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采購流程中的應用,提升風險識別與(yu) 處置效率;三是強化跨部門協同機製,推動財政、審計、市場監管等部門數據共享與(yu) 聯動,形成監管合力;四是完善績效評價(jia) 體(ti) 係,將風險防控成效與(yu) 采購預算安排、代理機構遴選直接掛鉤,形成“風險暴露—過程控製—整改優(you) 化—管理升級”的良性循環。通過持續優(you) 化風險防控機製,我國政府采購將逐步實現從(cong) “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轉變,為(wei) 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 寇文露.從(cong) 審計視角淺談政府采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審計觀察,2022(5):32-35.
[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DB/OL].[2025-04-09].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MmM5MDlmZGQ2NzhiZjE3OTAxNjc4YmY3N2UxNzA3NTM%3D.
[3]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DB/OL].[2025-04-09].https://flk.npc.gov.cn/detail2.html?MmM5MDlmZGQ2NzhiZjE3OTAxNjc4YmY4OGYxNzBiMzE%3D.
陳尚聰1 劉安英2 胡玉環1 1.國信國際工程谘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北京經濟管理職業(ye)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