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育部頒布的《關(guan) 於(yu) 加強“三個(ge) 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促進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推動課堂革命,創新教育教學模式,促進育人方式轉變,支撐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是江蘇省“三個(ge) 課堂”的關(guan) 鍵組成部分,它創造性地將“名師課堂”與(yu) “名校網絡課堂”融合,構建了別具特色的網絡教學共同體(ti) ,自2018年年底啟動以來,已建立以353位領銜名師為(wei) 核心的省級工作室,不僅(jin) 在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就,還在資源共享、教師培訓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全網訪問量已達600萬(wan) 人次,吸引近2 500名核心教師成員參與(yu) 其中,成為(wei) 江蘇省頗具影響力的教育傳(chuan) 播媒介。
一、網絡名師工作室場域的內(nei) 涵
二、網絡名師工作室場域的樣態
三、網絡名師工作室場域的創建
四、網絡名師工作室場域的優(you) 化策略
(一)對接國家平台進行深層建構
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簡稱國家平台)在“教師研修”專(zhuan) 欄設有“網絡名師工作室”欄目,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曆時5年建設,內(nei) 容門類已覆蓋中小學各個(ge) 學段及學科,因此可根據學段、學科教材版本與(yu) 國家平台進行互聯互通,並納入國家平台的“網絡名師工作室”欄目。當然,這也需要江蘇省電化教育館與(yu) 教育部教育技術與(yu) 資源發展中心(中央電化教育館)進行業(ye) 務層麵的對接溝通,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實現網絡教學資源的優(you) 化整合,融入國家平台的“九大場景”進行應用,以此增強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的傳(chuan) 播與(yu) 輻射功能,進行國家層麵的高位設計與(yu) 運行。
(二)融合跨域教研實現廣度擴展
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聯合多省網絡名師工作室(如山東(dong) 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廣東(dong) 省等),在同一時間跨區域開展網絡教學研究。鼓勵參與(yu) 教師群體(ti) 深入反思、評估並找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積極參加在線論壇,進行廣泛的溝通與(yu) 互動,進而提高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具體(ti) 而言,一方麵通過在網絡上發布有價(jia) 值的主題引發討論,啟發他人思維,豐(feng) 富自我認知。在持續的交流互動後,對所涉及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並提煉,使之變成實際有用的教學成果。另一方麵組織成員參加主題討論和在線評課,各抒己見,進行對話交流,實現揚長避短。
(三)關(guan) 注教師個(ge) 體(ti) 數字素養(yang) 培育
在網絡傳(chuan) 播時代,數字素養(yang) 要求教師具備新媒體(ti) 應用能力、大數據處理能力、信息辨識能力等,同時具備信息社會(hui) 責任意識和媒體(ti) 倫(lun) 理意識等。江蘇省網絡名師工作室有助於(yu) 使教師個(ge) 體(ti) 不斷跟進學科發展的前沿,不斷尋求實現專(zhuan) 業(ye) 成長的新路徑,使其契合自身發展需求,從(cong) 而在教育信息傳(chuan) 播過程中不斷提升數字素養(yang) 。
參考文獻
[1] 沈蝴蝶.網絡名師工作室在線交流促進機製研究[D].金華:浙江師範大學,2018.
[2] 王春雷,王肖,劉凱.多模態知識圖譜表示學習(xi) 綜述[J].計算機應用,2024,44(1):1-15.
[3] 柴英,王桂蓮,趙新宇,等.整合資源 合理配置 開展實驗教學中的多媒體(ti) 教學工作[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5(2):157.
[4] 李柏洲,高碩.互惠性、知識共享與(yu) 企業(ye) 合作型原始創新:戰略柔性的調節作用[J].研究與(yu) 發展管理,2017,29(3):76-86.
[5] 張一春.學術引領 共同成長:談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內(nei) 在機理與(yu) 發展動力[J].江蘇教育,2021,34(4):30-32.
丁夏男1,2 尤子騰1 楊秦晉1 1.河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2.江蘇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