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是國家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舉(ju) 措。高校實驗室作為(wei) 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社會(hui) 服務的重要陣地[1],是現代科技的孵化搖籃,在高校“雙一流”建設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實驗室安全是高校教學、科研開展的基本保障,其文化建設對高校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教育部每年發布《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檢查項目表》,明確提出通過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推動實驗室安全工作。優(you) 秀的實驗室安全文化在管理實踐中能夠提供正向、積極的激勵引領作用,促使師生樹立正確的安全價(jia) 值觀,從(cong) 而獲得個(ge) 人安全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做好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關(guan) 鍵在於(yu) 提高師生全員安全意識,強化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2]。
1 實驗室安全文化的內(nei) 涵
2 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現實困境
3 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實現途徑
4 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的創新舉(ju) 措
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與(yu)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相契合,既要符合實驗室安全管理實際,又要在形式創新的基礎上注重精神引領。
第一,將教師實驗室安全培訓與(yu) 黨(dang) 支部活動相結合,建立實驗室安全文化主題黨(dang) 課具有較好的推廣意義(yi) ,解決(jue) 了教師工作時間不固定、集中開展專(zhuan) 項培訓難度大的問題,有助於(yu) 教師樹立科學、正確的實驗室管理觀念,是提升教師隊伍安全素養(yang) 的重要方式。
第二,將學生實驗室安全教育與(yu) 課程思政相結合,構建立德和求知相統一的課程發展觀,努力實現實驗室安全文化與(yu) 愛國主義(yi) 教育、職業(ye) 素質教育、生命教育、環保教育等的有效匹配,引導學生提高實驗室安全意識,培養(yang) 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保護環境的安全素養(yang) 。
第三,舉(ju) 辦特色實驗室安全文化活動。聯合學校團委、學生處等學生歸口管理部門,通過創建實驗室安全學生督察隊、實驗室安全文化育人豐(feng) 羽訓練營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參與(yu) 到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環節中來,實現從(cong) “要我安全”到“我要你安全”的身份轉變,從(cong) 而實現“我要安全”的思想轉變。此外,通過發布工作簡報、創立微信公眾(zhong) 號、舉(ju) 辦安全文化知識競賽、開展文化活動月、拍攝安全文化教育微電影等方式,積極引導校內(nei) 師生參與(yu) 特色實驗室安全教育活動。
第四,創新實驗室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借助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新技術,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從(cong) 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為(wei) 師生提供感知和交互的素材,將其置身於(yu) 各種複雜、突發環境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有效提高實驗室安全意識與(yu) 臨(lin) 危不亂(luan) 的心理素質和應急處理能力。
第五,將人工智能(AI)滲透到實驗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文化建設的方方麵麵。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不僅(jin) 能實時監控和記錄實驗室的環境變化,智能檢測實驗室的安全隱患,對安全隱患發出預警;而且可以實現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可視化,讓師生直觀感受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升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戴克林.高校實驗室建設與(yu) 創新人才培養(yang) 研究[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4,31(7):32-35.
[2] 吳祝武,白向玉,王冰潔,等.新時期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治理能力建設的探索與(yu) 實踐[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22,39(12):211-216.
[3] 謝心怡,沈文欽,張存群.實驗室文化對博士生科研合作的影響:一個(ge) 多案例的質性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2):43-52.
[4] 淩建輝,董雲(yun) 芝,黃剛.質量文化:高校實驗室內(nei) 涵建設的新視角[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20,37(12):273-276.
[5] 林華勝,王珠乾,張薇,等.“以人為(wei) 本”理念下醫學院校實驗室安全文化體(ti) 係構建:以廣東(dong) 醫科大學為(wei) 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3,9(1):21-24.
[6] 張豔麗(li) ,劉紅燕,劉英,等.新時期高校實驗室安全文化建設策略研究[J].中原工學院學報,2022,33(1):85-90.
[7] 王秉,吳超.組織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問題及方法論[J].企業(ye) 經濟,2017,36(10):66-73.
馬美倩1 劉釗2 1.華北電力大學學科建設處 2.華北電力大學實驗室管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