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部署,統籌安排,作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極具戰略意義(yi) 和深遠影響。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於(yu)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yi) 。而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因此,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具有內(nei) 在一致性,三者應有機結合起來。
為(wei) 破解“卡脖子”的技術難題,近年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開源生態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首次將“開源”列入其中,要求加強關(guan) 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chan) 業(ye) 化。國家政策的支持促進了開源生態建設的繁榮,但與(yu) 此同時,也呈現出“開源人才短缺、開源教育資源不完善”[1]等問題。由此,做好拔尖創新人才的自主培養(yang) ,為(wei) 解決(jue) 我國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提供人才支撐,變得尤為(wei) 重要。
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開源硬件價(jia) 格低廉,已成為(wei) 科學教育、工程教育的重要器材,是激發學生科學興(xing) 趣、培養(yang) 學生創新素養(yang) 的有效載體(ti) 。本研究通過分析開源硬件在上海市中小學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以期為(wei) 項目實施與(yu) 推廣、裝備應用與(yu) 管理、課程建設與(yu) 保障、教師培訓與(yu) 發展等提出改進建議,為(wei) 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yang) 夯實基礎。
一、研究設計
二、結果與(yu) 分析
三、存在的問題
四、反思與(yu) 建議
五、結語
開源硬件在教育教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重要價(jia) 值。區域和學校在探索高質量的開源硬件項目師資隊伍建設時,應注意如下幾方麵。
一是關(guan) 注學生核心素養(yang) 培育。以開源硬件為(wei) 載體(ti) ,基於(yu) 真實情境開發的各類教育教學活動,其生成的項目成果可用於(yu) 支撐科學、生物、物理、地理等學科活動,如進行各類較長周期的土壤濕度、環境溫濕度、加速度、太陽光照測量等;還可通過搭建智能互聯係統記錄相關(guan) 數據,為(wei) 學科較長周期的觀察實驗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與(yu) 此同時,項目成果還能通過加載移動電源等方式拓寬應用場域,使學生從(cong) 專(zhuan) 用學習(xi) 空間走向公共學習(xi) 空間及社區,讓學習(xi) 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在設計此類項目時,建議探索從(cong) 教學方式到育人方式的同步變革,引導學生從(cong) 相對簡單的數字應用,向真實情境下的設計製作拓展,指向中小學生的工程素養(yang) 培育,切實培養(yang) 學生麵向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guan) 鍵能力。
二是組建跨學科團隊。雖然信息科技教師在開源硬件教學方麵具有一定的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但開源硬件的應用領域廣泛,涉及多個(ge) 學科和領域。因此,吸引和培養(yang) 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參與(yu) 開源硬件教學,形成一個(ge) 相互協作、支持的團隊,能夠豐(feng) 富教學內(nei) 容、拓寬教學視野,為(wei) 學生提供更全麵、更多元的學習(xi) 體(ti) 驗。
三是采用興(xing) 趣化導向。以興(xing) 趣為(wei) 導向是建設高質量開源硬件項目師資隊伍的重要原則。在選拔和培養(yang) 開源硬件項目教師時,應鼓勵其根據自己的興(xing) 趣和專(zhuan) 長開展教學和研究。同時,也應為(wei) 教師提供多樣化的學習(xi) 和實踐機會(hui) ,激發其創造力和創新精神,推動開源硬件教育教學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四是突破邊界性藩籬。為(wei) 了實現開源硬件與(yu) 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師還應擔起橋梁和紐帶的作用,除了支持學生活動開展、研究探索、設計創造,還要與(yu) 學校、家長以及社會(hui) 各方麵進行溝通和協調,做好時間、空間和軟硬件保障。
參考文獻
[1] 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2023中國開源發展藍皮書(shu) [R].北京: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2023:162.
徐曉君 田昊軒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教育技術裝備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