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台介紹
大型精密儀(yi) 器為(wei) 尖端的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國家每年投入大量經費用於(yu) 購置先進的儀(yi) 器設備[1]。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新物質結構分析平台(簡稱平台)依托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南開大學化學新能源轉化與(yu) 存儲(chu) 交叉科學中心等科研機構,購置了多台世界前沿研究的大型儀(yi) 器設備。平台以兩(liang) 台物鏡球差校正電子顯微鏡(AC-TEM)為(wei) 核心,包括X射線衍射儀(yi) (XRD)、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低電壓透射電子顯微鏡和高分辨場發射電子顯微鏡(TEM)、聚焦離子束-電子束雙束電鏡(FIB)等多種材料結構表征儀(yi) 器,致力於(yu) 多維度、跨尺度地解析新物質結構,探索物質創造和轉化新理論。平台采用完全開放的管理模式,重點服務本校化學、材料、生物等自然學科的科研教學,同時也對周邊省市的用戶開放共享。
2 大型精密儀(yi) 器開放共享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問題
3 實現高校大型精密儀(yi) 器開放共享的相關(guan) 策略
4 結語
大型精密儀(yi) 器的開放共享是一個(ge) 需要長期不斷改進與(yu) 完善的過程,既需要學校多個(ge) 部門的協同配合,不斷完善平台共享機製,強化合理的評價(jia) 激勵機製;又需要師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儀(yi) 器培訓體(ti) 係,增設儀(yi) 器反饋機製,並不斷提升自身專(zhuan) 業(ye) 水平,從(cong) 而為(wei) 教學科研、社會(hui) 服務和人才培養(yang) 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海雁,鄭蒙蒙,周益羊,等.爭(zheng) 創“雙一流”視域下醫科高校大型儀(yi) 器共享平台建設與(yu) 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22,41(9):291-308.
[2] 宋興(xing) 輝,劉雙雙,黃瑩瑩,等.高校大型儀(yi) 器共享平台人才培養(yang) 模式路徑探析:基於(yu) 浙江大學醫學院公共技術平台的實踐與(yu) 探索[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22,39(4):232-235.
[3] 李朝明,吳彥霞.新形勢下高校大型儀(yi) 器共享工作體(ti) 係建設與(yu) 實踐[J].實驗室科學,2022,25(6):193-196.
[4] 高亞(ya) 虎,王琳欣,謝麗(li) ,等.助推“雙一流”建設的深化大型儀(yi) 器設備共享平台建設探索[J].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2022(21):41-44.
[5] 盧媛,姚青倩,楊麗(li) 萍,等.高校大型儀(yi) 器共享平台模式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9,22(6):200-202.
[6] 趙鵬,於(yu) 川茗.新工科背景下大型儀(yi) 器培訓體(ti) 係的創新與(yu) 實踐:以掃描電鏡為(wei) 例[J].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43(22):49-54.
[7] 張愛敏,高學平,張蘆元.高校大型儀(yi) 器設備開放共享效率提升機製[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22,41(8):310-317.
[8] 宋楠,朱學棟,周興(xing) 貴,等.促進大型儀(yi) 器共享服務及可持續發展的研究與(yu) 實踐[J].實驗科學與(yu) 技術,2022,20(3):155-160.
[9] ZHOU T, WANG H, WANG Y, et al. Stabilizing lattice oxygen in slightly Li-enriched nickel oxide cathodes toward high-energy batteries[J]. Chem, 2022, 8(10): 2817-2830.
田晶 李海霞 何雨桐 薑瑩 章煒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