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
刊號:CN11-4994/T(國內) ISSN1672-1438(國際)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首頁 米兰体育官方 雜誌目錄 期刊封麵 推薦閱讀 顧問專家 投稿須知 米兰彩票站 訂閱須知 廣告業務
您當前的位置: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 首頁 >> 期刊導讀
高教 普教
總465期 總463期 總461期
總459期 總457期 總455期
總453期 總451期 總449期
總447期 總445期 總443期
 裝備時空 更多>>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2025年暑期係列活動成功舉辦
 編務說明 更多>>
 期刊導讀  
當下果真存在“教育裝備依賴”現象嗎?
來源:《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 時間:2013-5-8 14:20:57
  [導讀]自本期起,我刊邀請到了艾倫先生作為特約撰稿人、特約顧問為本欄目撰稿,並采用一文一評的方式,延邀幾位“先生”進行點評。“先生”在此不隻是一種稱謂,也是一種學術修為,一種文章雋永。歡迎有更多的“先生”參與進來,取鳴琴彈,做知音賞,真乃雅事。

  作者:龔暉

  《“教育裝備依賴”現象分析》的主題應該是反對教育技術的“過度”使用,作者使用的說法是“教育裝備依賴”。本人更願意認為(wei) “依賴”是一個(ge) 中性的詞匯,它隻表示對某個(ge) 事物的依靠和借力。如果作者是反對教育技術的“過度”使用,其觀點很容易被讀者接受,什麽(me) 東(dong) 西一過度肯定就出現不適,但是這個(ge) 理念隻是一句話的事兒(er) 。

  就我們(men) 觀察的情況來看,教育技術在教學工作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已無法否認,從(cong) 小學到中學、從(cong) 中學到大學,教育技術的使用已經相當普遍,已經成為(wei) 常態,存在就總有合理的成分。目前的教育技術主要以多媒體(ti) 課堂教學技術的形式存在,對這一技術的使用是有問題的,如有的年輕教師拷貝別人現成的電子教案,自己不做;有的教師不備課,課堂上講課的進程由電子教案自動往下提醒;特別是有的電子教案本身設計得不科學、不精細,沒有利用信息呈現動態控製的策略,將屏幕上展示的內(nei) 容與(yu) 教師的講解有機地結合起來,破壞了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的節奏。上述現象有的是管理問題,有些是技術運用問題。但從(cong) 技術上講,完全可以把電子教案的呈現方式分解到與(yu) 黑板板書(shu) 相同的程度,隻是教師是否願意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設計和開發。總之,目前教學技術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不全是技術本身的問題,更多的是使用技術的人的問題,當然技術本身的發展和完善是永無止境的。

  如果作者單純是想糾正教學技術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或者反對“過度”使用,無可厚非;如果因為(wei) 技術使用過程中存在問題,而把技術一並推翻,那就值得討論了。就像汽車會(hui) 造成傷(shang) 害,主要責任在駕駛汽車的人,如果因此把汽車都摧毀掉,那就值得商榷了。

  全文使用的是“教育裝備”這個(ge) 稱謂,而沒有使用教育技術,這就使得文章的立意產(chan) 生了些許移位,雖然這樣減少了風險,但明顯使得文章的論述出現了一個(ge) 悖論:教學工作如果不應該依賴教學裝備,那是否應該依賴教學技術呢?顯然文章不想做明確的否定答複。但如果做肯定的答複,那麽(me) 由於(yu) 教學技術依附於(yu) 教學裝備,又如何讓教學工作不依賴於(yu) 教學裝備呢?

  在教學裝備配置和使用方麵確實也存在問題,例如在學校機房、多媒體(ti) 設備、校園網的建設方麵盲目追求高品質、高規格,很多設備還未物盡其用,就被升級換代掉了。但作者好像不是在探討這方麵的問題。

  另外,作者在文中論證“教育裝備依賴”的論點時,似乎沒有提供太多的證據,作者主要引用了兩(liang) 個(ge) 國外的研究報告。但從(cong) 年份上判斷,這兩(liang) 部分研究工作不太可能研究“現代意義(yi) 上的教育裝備”。

  關(guan) 於(yu) 學生成績與(yu) 學校水平無關(guan) 的結論,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從(cong) 國內(nei) 的實際情況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支持,否則社會(hui) 上瘋狂的“擇校熱”怎麽(me) 解釋,難道這麽(me) 多人的判斷都錯了嗎。當然這個(ge) 問題與(yu) 本文的主題無關(guan) 。

  結合自己的研究,我們(men) 的判斷是,教育裝備和教育技術的發展和變革必將再次引起教學工作發生顛覆性的變化,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再度提升會(hui) 顯現出對教育裝備和教學技術的高度依賴,教育裝備和教學技術將成為(wei) 學校高質量完成教學工作的“剛需”,進而引起學校(中小學)在社會(hui) 上的地位和聲望重新洗牌。隻是這種技術的能量和爆發力還沒有發揮出來,當然也還沒有被大家所認識。例如最近兩(liang) 年各地啟動了“電子書(shu) 包”項目,由於(yu) 大家對這項技術存在很多誤判,導致這項技術的教學應用難以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其價(jia) 值和意義(yi) 沒能充分展示出來,這也不全是技術本身的問題。就一般意義(yi) 而言,高科技可以讓其它行業(ye) 發生巨變,那麽(me) 對教育行業(ye) 也不應該例外。

  另外,作者認為(wei) 不可能通過教育裝備的均衡配置來推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這個(ge) 結論下得也為(wei) 時過早。就目前而言,兩(liang) 者的促進作用的確還沒有顯現出來,原因有三:其一,目前教育裝備還沒有均衡配置,其二,教育裝備的教學價(jia) 值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其三,管理力度的不足,很多掌握優(you) 質資源的學校和教師在共享優(you) 質資源的問題上表現出了遲疑的心態。裝備本身是死的,關(guan) 鍵是基於(yu) 裝備和技術平台上的資源和應用,優(you) 質資源不共享,教學應用無法開展,那麽(me) 通過教育裝備的均衡配置來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功能和作用就無法發揮出來。

  無論是教育裝備還是教育技術,無論是“電子書(shu) 包”項目還是“教育信息化”項目,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項目組成員或學校的教師對最新的技術成果缺乏了解,很多項目都是“穿新鞋走老路”,時間一長再好的裝備都感到無用武之地,新鮮感一過隻有棄之不用,造成了教育裝備的大量閑置和浪費。

  以上內(nei) 容隻能算是我對該文先睹為(wei) 快,按照編者要求寫(xie) 的讀後感,不希望上麵的文字影響該文的發表。因為(wei) 每個(ge) 人的研究經曆和對問題的觀察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發表後,讓更多的專(zhuan) 家和教師參與(yu) 討論,是一件好事。


本網版權聲明: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權均屬於《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www.businesswebdr.com),未經本刊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偽原創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本刊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照片、視頻,屬本刊本網原創或已獲作者本人授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網及相關權益人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關於我們 | 期刊導讀 | 顧問專家 | 法律聲明 | 廣告業務

Copyright(C) 米兰体育官方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5號世寧大廈一層108室(100191)
高教郵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郵箱:cn11_4994@163.com
電話:010-82098610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微信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