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谘詢研究院等機構推出的《2016研究前沿》報告遴選出排名前100的“熱點前沿”和近兩(liang) 年發展迅速的80個(ge) “新興(xing) 前沿”,在這些“前沿”中中國表現卓越的有30個(ge) ,在世界各國中位列第二。這30個(ge) “前沿”覆蓋了8個(ge) 領域,在化學、材料科學領域比較集中。化學與(yu) 材料科學領域是中國唯一在前沿引領度和潛在引領度兩(liang) 個(ge) 指標方麵都超過美國的一個(ge) 領域。在取得這一輝煌成就的同時,中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實驗室事故卻頻繁發生,特別是化學實驗室成為(wei) 事故的高發區[1,2]。2015年清華大學化學係的一個(ge) 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一名32歲博士後實驗人員死亡。這一事故被眾(zhong) 多媒體(ti) 報道,引起了管理部門的重視。不久後,又發生了華東(dong) 理工大學研究生因爆炸事故而死亡的事件。鑒於(yu) 此,教育部在2016年出台了極為(wei) 詳細的《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檢查對照表》,要求高校認真對照檢查,這一對照表從(cong) 組織體(ti) 係、規章製度、安全教育、實驗室環境與(yu) 管理、安全設施、水電安全、化學安全、生物安全、輻射安全、儀(yi) 器設備安全、個(ge) 人防護與(yu) 其他共11個(ge) 大項、251個(ge) 小項,為(wei) 高校實驗室安全提供了詳細的評估方案。這一檢查表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集合了眾(zhong) 多實驗室安全研究成果[3-5]。如果按照這一對照表進行詳細的整改,實驗室應當可以杜絕事故的發生。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就在這一檢查通知下發後不久,2016年9月21日上海東(dong) 華大學實驗室發生爆炸,造成2名研究生眼部受重傷(shang) 。這一事故的發生說明,高校化學類實驗室事故頻繁發生的問題已經不僅(jin) 僅(jin) 是一些技術層麵的措施所能解決(jue) 的了,還需要從(cong) 管理機製上進行一些根本性的改變。
管理機製包括運行機製、動力機製以及約束機製三部分[6]。運行機製是指組織基本職能的活動方式、係統功能、運行原理;動力機製主要由利益驅動、政令推動、社會(hui) 心理推動三方麵構成;約束機製主要有權力約束、利益約束、責任約束、社會(hui) 心理約束這四方麵。我國高校的管理機製強烈地推動了我國科研事業(ye) 的迅猛發展,但在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運行機製有失偏頗、動力機製過於(yu) 強大、約束機製非常弱小的問題,由此帶來了很多隱患並直接導致了一係列事故的頻發。從(cong) 科學發展觀來看,目前高校的各種政策措施並不符合“以人為(wei) 本”的這一核心原則,在一係列科研成果的背後是無法及時跟上的安全管理和逐漸增大的安全隱患[7]。
1 高校的運行機製與(yu) 實驗室安全
2 高校的動力機製與(yu) 實驗室安全
3 高校的約束機製與(yu) 實驗室安全
4 結束語
良好的管理機製是實驗室安全運行的有效保障,隨著我國科研投入的增大,實驗室規模不斷龐大起來,其中蘊含的風險也在增大。急功近利的管理模式必須被扭轉,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一定要確立“以人為(wei) 本”的意識,將人才培養(yang) 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上,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實驗室安全工作。
參考文獻
[1] 牛煥雙,吉琳.化學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4,33(8):291-294.
[2] 束羽,丁寅,徐錚.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強化與(yu) 提升[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3,30(4):215-217.
[3] 劉浴輝,向東(dong) ,陳少才.從(cong) 牛津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看可操作性的重要作用[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1,30(8):181-184.
[4] 俞丹亞(ya) ,樊冰,薑周曙.澳大利亞(ya) 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與(yu) 思考[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3,30(11):212-215.
[5] 楊佩青,陳敬德,溫光浩.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初探[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2,31(8):194-196.
[6] 魏芙蓉,於(yu) 新恒.中國社會(hui) 管理創新麵臨(lin) 的瓶頸及解決(jue) 的路徑[J].理論與(yu) 改革,2013,(1):16-19.
[7] 汪寧,王忠華.淺談高等學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為(wei) 本”[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hui) 科學版,2009,62(3):429-432.
[8] 陳震,張昌軍(jun) ,曹曉群.有機化學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探索與(yu) 實踐[J].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2009(13):100-101.
[9] 邵凱雋,孟軍(jun) ,王世.實驗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體(ti) 係的建設與(yu) 實踐[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6,33(3):235-240.
[10] 羅一帆,湯又文,孫峰.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09,26(4):147-149.
[11] 張文俊.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與(yu) 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6,35(1):282-285.
陳震1 劉桂菊2 1.泰山醫學院化學與(yu) 製藥工程學院 2.泰山學院旅遊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