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我國教育部發布《義(yi) 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簡稱課標),強調要圍繞信息科技教學指南和學生學習(xi) 手冊(ce) ,開發配套資源[1]。2024年8月,為(wei) 落實課標的任務要求,教育部教材局組織編寫(xie) 了《義(yi) 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簡稱《教學指南》)及配套課件,並於(yu) 2024年秋季學期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上線,供師生免費使用。理解《教學指南》的結構、將《教學指南》應用於(yu) 課堂教學中,成為(wei) 信息科技教師的一項新任務。
一、基於(yu) 課標分析與(yu) 理解《教學指南》
二、依據需求做好《教學指南》內(nei) 容的二次開發
三、結語
《教學指南》和配套課件的建設與(yu) 應用雖是信息科技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的“一小步”,但卻是推動信息科技紙質教材向數字教材發展的“一大步”,是對信息科技數字教材結構設計、內(nei) 容組織和教學應用的有益嚐試。信息科技教師要正確理解《教學指南》的結構設計和內(nei) 容組織方式,發揮其基礎性支撐作用,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對其中的內(nei) 容和資源進行合理補充和完善,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和積極性,生成和創新教學資源,減小從(cong) 課標到課堂教學的“落差”,創生出信息科技課程實施的新模式。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義(yi) 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
[2] 鍾啟泉.單元設計:撬動課堂轉型的一個(ge) 支點[J].教育發展研究,2015(24):1-5.
[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30.
李鋒1 葉宜濤1 李正福2 1.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育技術學係 2.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