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要求到“十四五”時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和服務平台,形成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立體(ti) 覆蓋的文化服務供給體(ti) 係。到2035年,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可以看出,文化數字化建設是我國未來文化服務的表現方式[1],其成果將助力全民閱讀[2],提升全民數字素養(yang) 與(yu) 技能[3],最終形成智慧閱讀係統[4-5]。場域理論對觀察、理解和深入分析智慧閱讀係統具有非常重要的本體(ti) 論和方法論意義(yi) 。
1 場域理論的基本思想與(yu) 主要特性
2 智慧閱讀
3 場域理論下的智慧閱讀組成元素
4 智慧閱讀場域的生成
5 結語
政府和中華文化價(jia) 值觀的共同作用,為(wei) 中國智慧閱讀場域的生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動力,進一步推動了數字閱讀與(yu)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融合。未來,政府和行業(ye) 應該繼續加強對智慧閱讀產(chan) 業(ye) 的管理和標準化工作,應該更加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性和適應性,倡導中華文化價(jia) 值觀,以推動中國智慧閱讀場域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豔清,孫英姿.農(nong) 村居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參與(yu) 的演變規律與(yu) 發展邏輯[J].圖書(shu) 館論壇,2023,43(10):55-65.
[2] 黃曉新,吳若楠.新征程深化全民閱讀活動意義(yi) 與(yu) 著力點[J].中國出版,2023(10):23-29.
[3] 李夢瑤,王瑞雲(yun) ,徐雁.從(cong) 閱讀年度報告探析全民閱讀社會(hui) 實踐的階段性成果[J].新世紀圖書(shu) 館,2023(4):5-10.
[4] 洪芳林,龔蛟騰.“數字中國”戰略下圖書(shu) 館智慧空間轉型:路向、內(nei) 核與(yu) 實現[J].情報資料工作,2023,44(2):102-112.
[5] 張新新,丁靖佳.數字出版自主知識體(ti) 係建構的探索與(yu) 努力:2022年我國數字出版研究盤點[J].科技與(yu) 出版,2023(4):96-106.
[6] 孫瑞英,陳宜泓.基於(yu) LDA主題模型的國內(nei) 智慧閱讀研究熱點及發展導向研判[J].圖書(shu) 館建設,2023(3):82-93,103.
[7] 陳臣.基於(yu) 大數據的圖書(shu) 館個(ge) 性化智慧服務體(ti) 係構建[J].情報資料工作,2013(6):75-79.
李佳筠 雲(yun) 南民族大學圖書(shu) 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