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xi) 的學習(xi) 型社會(hui) 、學習(xi) 型大國。數字化已經成為(wei) 新時期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1]。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為(wei) 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要加快推進以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與(yu) 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教學質量評價(jia) 是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在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征、彰顯中國特色、體(ti) 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jia) 體(ti) 係,推進教育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2021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中進一步指出,綜合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度挖掘常態監測數據,進而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動態監測評價(jia) 指標[3]。本文聚焦數字化賦能高校教學質量評價(jia) 這一議題,提出基於(yu) 人工智能的課堂專(zhuan) 注度檢測方法,為(wei) 高校教學質量評價(jia) 提供數據支撐與(yu) 技術支持。
1 原有教學質量評價(jia) 手段的困境
2 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教學質量評價(jia) 的改革
3 基於(yu) 人工智能的教學質量評價(jia) 實踐
4 結語
基於(yu) 人工智能的教學質量評價(jia) 係統能夠全方位捕捉教、學、評多個(ge) 環節中的個(ge) 體(ti) 表現,推動教育評價(jia) 對象從(cong) 宏觀群體(ti) 走向微觀個(ge) 體(ti) ,幫助教師更為(wei) 精準、及時、全麵地洞悉教與(yu) 學的深層次聯係,找到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從(cong) 而提高教學質量。在項目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對大量學生的麵部表情進行實時抓取分析時要求服務器具有很高的算力,視頻傳(chuan) 輸也要求有足夠的網絡帶寬支持。如果全校多班級同時上課,對高校的數字化硬件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為(wei) 了提高教學質量評價(jia) 係統的普及性,需要進一步優(you) 化算法,降低其對硬件設備的要求。在評價(jia) 方法中,多個(ge) 評價(jia) 因素的權重係數的設定依賴於(yu) 教師的教學經驗,在後續的研究中側(ce) 重於(yu) 如何更科學合理地設定這些參數。此外,在評價(jia) 過程中對學生個(ge) 人的圖片、影像資料進行存儲(chu) 與(yu) 分析,可能存在對個(ge) 人隱私侵權及泄露的風險,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保密製度,規範對個(ge) 人數據的使用。這些問題能否有效解決(jue) ,影響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學質量評價(jia) 中的推廣與(yu) 應用,也是今後研究解決(jue) 的重點方向。
參考文獻
[1] 範玉鵬,周倩.以數字化賦能中國式高等教育現代化[N].中國社會(hui) 科學報,2023-02-17.
[2]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jia) 改革總體(ti) 方案》[EB/OL].https://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3] 吳蒼,侯慧娟,雷春麗(li) .大數據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專(zhuan) 業(ye) 建設質量動態監測體(ti) 係構想[J].創新創業(ye) 理論研究與(yu) 實踐,2022,5(2):74-76.
[4] 季凱,張誌華.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邏輯框架與(yu) 優(you) 化策略[J].江蘇高教,2023(10):39-46.
[5] 劉雲(yun) 生.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向度分析與(yu) 學校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19):9-18.
[6] 黃夢月.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大學課堂教學的反思:兼論“沉浸式”課堂的構建[J].大學,2022(35):13-16.
[7] 唐康,先強,李明勇.基於(yu) 人臉檢測的大學課堂關(guan) 注度研究[J].重慶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6(5):123-129.
[8] 陶溢.基於(yu) 麵部表情和頭部姿態識別的課堂專(zhuan) 注度分析與(yu) 評價(jia) 研究[D].昆明:雲(yun) 南師範大學,2020.
陳元電 陳靜 徐勝 廣東(dong) 工業(ye) 大學物理與(yu) 光電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