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豐(feng) 富體(ti) 驗感和互動性的學習(xi) 空間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但是與(yu) 常規教室相比,由於(yu) 存在教學組織開展、學習(xi) 活動匹配、學生容量等方麵的問題,學習(xi) 空間的利用率普遍不高。調查顯示,學校的學習(xi) 空間大多用於(yu) 參觀體(ti) 驗、課後社團、綜合活動等,每周僅(jin) 有2~8課時的使用時間,不到周課時的三分之一(以每天7課時、每周5天計算),有的學習(xi) 空間甚至成為(wei) “樣板房”。要解決(jue) 以上問題,有必要使用融合思維開展設計,打破不同概念、係統間的壁壘,實現不同要素的優(you) 化整合[1]。以上海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簡稱一師附小)的H-Explore(樂(le) •探索)科創空間為(wei) 例,簡述如何基於(yu) 融合思維開展學習(xi) 空間設計,提高空間效能,滿足不同學習(xi) 活動需求。
一、以學校特色為(wei) 基調 實現育人環境的融合
二、以學習(xi) 方式為(wei) 導向 實現活動場所的融合
三、以課程設計為(wei) 載體(ti) 實現教育資源的融合
四、結語
學習(xi) 空間的設計初衷是為(wei) 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參與(yu) 活動和進行社會(hui) 性交互,但由於(yu) 存在協調和管理班級方麵的問題,很多教師對於(yu) 學習(xi) 空間的開放使用“心存恐懼”。而調查顯示,一師附小的H-Explore(樂(le) •探索)科創空間深受學生和教師的喜愛,學生喜歡其沉浸式的學習(xi) 環境,教師認為(wei) 其區域劃分清晰,環境資源與(yu) 教學高度匹配,可以方便地從(cong) 空間中獲取學習(xi) 素材,為(wei) 教學提供了便利。因此,當下學習(xi) 空間的設計不應隻是求新、求獨特,而是應該充分融合各方因素,兼顧各類需求,從(cong) 提升使用效能入手,做好空間規劃。
參考文獻
[1] 張蘭(lan) .用融合思維提升看家本領[J].新湘評論,2015(23):50-51.
[2] 楊曉平.正式學習(xi) 與(yu) 非正式學習(xi) 之概念辨析[J].貴州師範學院學報,2015(5):80-83.
葉天萍 黃偉(wei) 上海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