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學校教學需求的增加,網絡直播的形式被廣泛采用。在線教學使教師能夠接觸更廣泛的學生群體(ti) ,甚至在學校關(guan) 閉時也能繼續教學,但隨著實踐的開展,其產(chan) 生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侵犯直播教學安全就是其中一種較為(wei) 嚴(yan) 重的表現形式,即非法獲取進入直播課堂權限、實施與(yu) 教學無關(guan) 的幹擾、令課程教學無法正常開展的行為(wei) ,其具體(ti) 表現為(wei) 搶奪主持人權限、大聲喧嘩、辱罵教師或學生等。目前全國已有多起“網課爆破”事件的報道,這種新型網絡暴力的發生震驚社會(hui) ,呼籲相關(guan) 部門采用法律手段對侵犯直播教學安全進行規製。本文從(cong) 法律治理的視角對這種直播教學的侵權行為(wei) 進行分析,探索有效的解決(jue) 路徑。
1 侵犯直播教學安全的法律定義(yi) 與(yu) 特點
2 侵犯直播教學安全可能違反的法律規範
3 侵犯直播教學安全涉及的法律責任主體(ti)
4 侵犯直播教學安全法律規製的實現方式
5 結語
維護直播教學安全需從(cong) 青少年心理、互聯網治理、教育信息化建設等多維度著手,以法律規製減輕其潛在的不良影響。雖然單純依靠法律不足以完全解決(jue) 網絡直播教學的侵權問題,但可保障網絡授課安全的底線。
為(wei) 維護信息安全底線,應從(cong) 侵犯直播教學安全的法律特點、可能違反的法律規範、相應的法律責任主體(ti) 三個(ge) 層麵聚焦,尋求解決(jue) 之道。在法律治理上,采用更便利的證據收集方式、更嚴(yan) 格的課程準入審核及更積極的法律運用精神是落實安全底線的實現路徑。
參考文獻
[1] 劉績宏,柯惠新.道德心理的輿論張力:網絡謠言向網絡暴力的演化模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國際新聞界,2018(7):39.
[2] 盧蝴蝶.網絡暴力的法律規製[J].西部學刊,2022(14):83-86.
[3] 黃亞(ya) 瑞.“網絡暴力”刑法規製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21.
[4]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絡信息內(nei) 容生態治理規定[EB/OL]. https://www.cac.gov.cn/2019-12/20/c_1578375159509309.htm.
[5] 王琦,易永豪.人格權禁令適用程序研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2(4):67-78.
[6] 吳帥帥.對網絡侵犯公民人格權堅決(jue) 說不[N].新華每日電訊,2022-02-24(7).
張冠男 北京開放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