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技術學院的建設背景
隨著新工科建設逐步深入,對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迫在眉睫,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恰逢其時。2016年6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正式成立未來技術學院,在學科專(zhuan) 業(ye) 、科教融合、課程體(ti) 係、人才選育機製、師資隊伍、組織架構、管理體(ti) 係、評價(jia) 方式等方麵進行了許多突破性的創新[1]。2018年9月,教育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聯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2.0的意見》,提出建設未來技術學院,旨在加強未來技術的探索和研發,產(chan) 出更多原創性成果,同時注重科技領軍(jun) 人才的培養(yang) [2]。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明確提出在高等學校培育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3]。2021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12所未來技術學院名單,明確未來4年將在全國範圍內(nei) 建設20~30所未來技術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中國科學院大學果斷嚐試,到教育部發布指南,再到首批名單的公布,未來技術學院建設雖然曆程短暫,但是內(nei) 容豐(feng) 富,體(ti) 現了國家對未來技術需求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迫切性。
2 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的意義(yi)
3 未來技術學院人才培養(yang) 模式探索
4 結語
未來技術學院堅持“以學生為(wei) 中心”,聚焦學生的核心素養(yang) (包括創新能力、審辯思維、持續發展、溝通合作等),緊密結合關(guan) 鍵核心科技問題,著力探索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新模式。一是注重全方位育人,追求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強化在日常生活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學習(xi) 和提高,配備指導教師,全麵指導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時注重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yang) 。二是注重雙向貫通,從(cong) 橫向和縱向兩(liang) 個(ge) 維度加快未來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yang) ,發揮科教融合、產(chan) 教研一體(ti) 協同育人作用,鼓勵采用本博貫通等長學製形式,注重人才培養(yang) 的連續性,促進未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的係統性。三是注重交叉融合,未來技術通常出現在交叉領域,要注重專(zhuan) 業(ye) 、課程的有機融合,加強知識複合、能力複合和思維複合,促進理性思維和家國情懷的養(yang) 成,培養(yang) 麵向未來科技創新的複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楊朦晰,代丹,王雅麗(li) .以創新引領未來:未來技術學院的探索—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江雷院士訪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5.
[2] 教育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ang) 計劃2.0的意見[EB/OL].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2/s3860/201810/t20181017_351890.html.
[3] 教育部辦公廳.關(guan) 於(yu) 印發《未來技術學院建設指南(試行)》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0(5):7-10.
[4] 劉進,林鬆月,呂文晶,等.未來技術學院如何引領未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2):15-21,31.
[5] 林健.未來技術學院建設:基礎目標原則保障[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0,41(6):1-6.
崔吉義(yi) 天津中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