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hui) 的發展需求,高校不斷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索提高學生創造力的實踐途徑,加強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yang) [1]。
創新能力培養(yang)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培養(yang) 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2-3]。原有專(zhuan) 業(ye) 課教學中僅(jin) 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正在被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代替。利用校外資源,在校內(nei) 建立產(chan) 學合作協同育人實踐教學基地和育人平台,能夠培養(yang) 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教育效果[4]。
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是根據社會(hui) 實際需求設立的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長安大學結合交通運輸行業(ye) 特色,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zhuan) 業(ye) 的優(you) 勢基礎上建立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旨在培養(yang) 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技術人才。基於(yu)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chan) 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長安大學與(yu) 昆山巨林科教實業(ye) 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創新能力培養(yang) 基地,力求強化校企合作,探索實踐育人新模式,完善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提高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教育教學質量。
1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現狀
2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特征
3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課程建設路徑
4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基地建設
5 產(chan) 學合作協同育人機製
6 結語
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作為(wei) 新工科建設背景下的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實踐教學在其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企業(ye) 資源和學校資源,建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基地既是新工科建設發展的要求,也是高質量開展產(chan) 學合作協同育人的關(guan) 鍵,對提高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本科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yi) 。建設行業(ye) 特色突出的一流大學,需要依托優(you) 勢資源加強一流本科教育,深化智能製造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涵建設,推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yang) 基地建設,切實提高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效果,真正實現企業(ye) 與(yu) 高校優(you) 勢資源雙向共融的協同育人。
參考文獻
[1] 佟春玉,宋博翠,尹國安.項目驅動校企合作培養(yang) 農(nong) 業(ye) 類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yu) 評估),2022(3):1-3.
[2] 程修文,宋盈陽,張新怡,等.新工科背景下環境工程專(zhuan) 業(ye) 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yang) 與(yu) 改革探索[J].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2022(5):88-90.
[3] 鄒北驥,奎曉燕,彭小寧,等.提升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新途徑[J].計算機教育,2022(3):1-5.
[4] 董金梅,高洪梅,徐洪鍾,等.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的在線案例教學模式探析[J].高教學刊,2022,8(4):43-47.
賈潔 萬(wan) 一品 宋緒丁 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