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房是高校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基礎。隨著高校公用房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用房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1]。如何以科學高效的方式管理公用房,為(wei) 教學科研、人才培養(yang) 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是高校公用房改革麵臨(lin) 的難題。
1 L大學公用房總體(ti) 規模及使用現狀
2 L大學公用房管理體(ti) 係
3 各類公用房使用規模及滿足度分析
4 L大學公用房使用存在的突出問題
5 公用房管理優(you) 化建議
5.1 優(you) 化公用房總體(ti) 布局 提高規劃的整體(ti) 性與(yu) 科學性
公用房承擔著展現學科建設特色的重要功能。在公用房總體(ti) 布局上,應充分考慮學科特點和用房需求,科學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公用房的使用效率。
5.2 優(you) 化公用房管理手段 提升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
5.2.1 建立效果評價(jia) 製度 完善製度體(ti) 係
2021年,L大學重新修訂《公共用房使用管理辦法》,作為(wei) 主要的製度依據。但仍有必要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使用效果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構建考核評價(jia) 指標,對各部門公用房使用情況實現動態監控。依據學院實際情況,從(cong) 公用房資源投入、產(chan) 出等方麵建立評價(jia) 指標,定期對各單位公用房使用效率進行評估,同時要將評估結果與(yu) 各單位的績效考核結合起來,促進公用房優(you) 化配置。
5.2.2 引入共享機製 盤活現有資源
推廣公用房共享機製,對各單位同類化、同質化的會(hui) 議室、活動室等摸清底數,通過信息管理係統實現共享使用[2],同類型用戶不再新增設立,充分挖掘現有房產(chan) 資源的使用效益,避免資源浪費。
5.2.3 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效率
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公用房數據動態化、可視化、檔案管理數字化,提高管理效率,為(wei) 學校科學決(jue) 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5.3 建立公用房定額配置指標體(ti) 係 探索推進公用房有償(chang) 管理
綜觀各高校公用房改革經驗,“定額配置、有償(chang) 使用”已成為(wei) 較為(wei) 主流的做法,在實際使用中大大優(you) 化了公用房使用效率,成為(wei) 各高校公用房改革的主要思路。
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和《普通高等學校建築麵積指標》文件的要求,在充分掌握學校公用房存量和實際使用狀況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及實驗課時數量、學生規模、重點科研項目、大型儀(yi) 器設備麵積補貼等各種因素,建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各類公用房定額標準。如麵積超額,按一定標準收取房產(chan) 資源調節費,實行專(zhuan) 戶管理,用於(yu) 房屋修繕、設備維修等;如麵積缺額,由管理部門調劑補齊,或按預算平衡給予經費補償(chang) ,推進公用房配置效率提高。
參考文獻
[1] 杜驍,袁藝青,李玲,等.高校公用房管理現狀及騰退機製研究[J].實驗研究與(yu) 探索,2020(6):236-239.
[2] 沈益朋.高校公用房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以H大學為(wei) 例[J].科教文匯,2020(21):19-20.
廖影 劉長宏 張德君 遼寧師範大學資產(chan) 管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