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在線教育已逐步成為(wei) 一種流行的教學模式。大多數國家為(wei) 學習(xi) 者提供了智慧教育平台,如中國、埃及、法國、希臘、日本和美國等。目前世界各地高校廣泛使用的在線教學平台有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Zoom等。此外,許多國家通過電視或其他媒體(ti) 傳(chuan) 播講座,如阿根廷、伊朗、韓國、墨西哥和越南等。2020年因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簡稱疫情)影響,線上教學需求高漲促使一大批智慧教育平台應運而生,而平台集合優(you) 質資源,免費開設在線課程[1]。學校把大量的線下培訓轉到線上,減少線下集中授課。各高校教師利用騰訊會(hui) 議、釘釘、QQ直播、雨課堂、MOOC平台等開展線上教學[2]。到2021年,隨著疫情的變化以及發現線上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多數高校逐步轉換為(wei)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未來是人工智能時代,也是大數據時代,在線教育潛力無限。即使目前高校不再麵臨(lin) 無法開展線下教學的困境,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在線教育仍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價(jia) 值追求的重要推動力。線上教學可靈活模擬課堂場景,不受時空限製,學習(xi) 資源也更加豐(feng) 富。在線教學平台種類齊全,但現存的智慧教育平台針對性強,不同平台主打一個(ge) 或有限的教學環節,無法做到一個(ge) 平台涵蓋所有教學環節。部分平台沒有回放功能,導致學生無法回顧課堂教學內(nei) 容。同時,有的教師認為(wei) 線上教學降低了教學質量,原因在於(yu) :一是肢體(ti) 語言和眼神在在線課堂中很難感知;二是不少學生因家庭條件無法進行遠程上課;三是由於(yu) 電源和互聯網連接的中斷,讓課程教學變得忙碌[3]。因此,文本通過國際生視角,深入分析線上教學平台和師生的行為(wei) 感知,試圖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突破點並提出可行建議,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
1 線上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2 廈門大學國際生課程線上教學實踐
3 基於(yu) 訪談的線上教學情況分析與(yu) 探討
4 結論與(yu) 建議
4.1 線上教學模式的優(you) 勢
騰訊會(hui) 議、釘釘、MOOC平台等智慧教育平台打破了時空限製,拓展了學生的學習(xi) 體(ti) 驗,更有的學生認為(wei) 比線下學習(xi) 有效。例如,有的學生認為(wei) 釘釘回放功能提升了他們(men) 的學習(xi) 體(ti) 驗,反複觀看教學視頻有助於(yu) 複習(xi) 的有效性;平台的“問答”功能可提升學生的學習(xi) 專(zhuan) 注力,實現“有效聽課”,也能幫助確認學習(xi) 效果。大部分學生認為(wei) 線上教學的主要優(you) 勢是空間選擇,不受空間限製的學習(xi) 使時間分配更自由。
4.2 線上教學模式的不足
直播模式是最常使用的線上教學方式,但網絡和設備的不穩定是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不可控因素。同時,空間的局限性也影響學習(xi) 體(ti) 驗,如實驗、互動等。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教師難免會(hui) 忽略線上學生的狀況,影響其學習(xi) 效率。在錄播模式中,師生缺乏互動,無法及時反饋學習(xi) 情況。
4.3 建議
隨著疫情的結束,國際生已逐漸返校進行線下學習(xi) 。但在全球各地聯係不斷增強的大背景下,線上教學的發展關(guan) 係著全球在線教育,對世界教育共同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因此,筆者對線上教學模式提出以下建議。
4.3.1 教學製度的完善
訪談中,針對“線上教學模式可以怎麽(me) 改善”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校方沒有給予教師完整的線上教學安排。尤其在線上線下同步教學的情況下,線上學習(xi) 的學生的窘境更為(wei) 明顯。因此,由學校製訂完善合理的線上教學政策方能改善現有的困境。政策的不完善具體(ti) 體(ti) 現在部分教師對線上教學的軟硬件不熟悉、信息素養(yang) 不高、對線上線下學生關(guan) 注失衡等方麵。
4.3.2 智慧教育平台的選擇和使用
智慧教育平台的功能可以有效彌補線上學習(xi) 體(ti) 驗感缺失的問題,因此,建議開拓智慧教育平台功能的多樣性。智慧教育平台具有服務全、搜索快的特點,有助於(yu) 教學方案、作業(ye) 、討論等的安排,方便教師給學生傳(chuan) 送學習(xi) 資料,方便線上學習(xi) 的學生瀏覽和反饋。部分智慧教育平台有較完善的教學管理係統,有利於(yu) 校方把控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9]。針對智慧教育平台功能的開發,筆者認為(wei) 增加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勢在必行,可采用增設論壇功能或創新論壇功能的方式。網絡交流是聯係世界各地最有效的媒介,設置論壇可讓師生對課程內(nei) 容進一步討論,讓學生即使在線上學習(xi) 也不失參與(yu) 感。
參考文獻
[1] 崔爽.疫情過後,知識付費如何保住戰果[N].科技日報,2020-03-24.
[2] 邱萍,張瑛,高暘欽,等.在線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冶金教育,2021(4):5-7
[3] 鄔大光,郭玉婷.中美高校在線教學多維度比較研究:基於(yu) 兩(liang) 國在線教學研究報告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21):1-13.
[4]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5] 廈門大學教務處黨(dang) 支部.高校在線教育教學質量保障的實踐與(yu) 思考[EB/OL].https://jgdw.xmu.edu.cn/info/1014/2689.htm.
[6] 鄭貞.基於(yu) 雨課堂和慕課結合的《新標準大學英語》線上教學模式探索[J].Moder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2021,3(6):15-16.
[7] 黃文祥,李亞(ya) 東(dong) ,張喜生.我國本科高校線上教學的質量狀況、評價(jia) 及建議[J].中國高等教育,2020(8):21-24.
[8] 廈門大學信息公開網.外國留學生數[EB/OL].https://gk.xmu.edu.cn/info/1082/1224.htm.
[9] 張蓋倫(lun) .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線 首批推出2萬(wan) 門課程[N].科技日報,2022-03-30(2).
洪素燕1 Chua Yee Shan2 Eirenne Gabriella Tanun3 Nguyen Ngoc Anh3
1.廈門大學現代教育技術與(yu) 實踐訓練中心 2.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3.廈門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