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與(yu) 教育裝備是人才培養(yang) 的物質基礎。英國在教育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世界範圍內(nei) 也非常顯著,為(wei) 了解學習(xi) 英國的教育政策和標準,加大教育教學設備、課程、評價(jia) 方法的引進,助推於(yu) 我國教育事業(ye) 的改革和發展,《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承接了中國繁榮基金項目“中英教育技術與(yu) 教育裝備比較研究”課題。作為(wei) 課題的合作實驗學校,結合所考察的倫(lun) 敦4所學校得出以下幾點體(ti) 會(hui) 。
一、英國中小學教育技術與(yu) 裝備的突出特點
1.校企合作開發適用的教育軟件
課題組一行所考察的4所學校均與(yu) 教育裝備生產(chan) 企業(ye) 深度合作、研發、使用了適合學校教育理念、服務學校課程建設、支持學校管理的特色軟件,有效地實現了對學校教育的服務和支持。
 在2017 BETTshow上體(ti) 驗
Malborough School的教師測評軟件,規範全麵,得到了教師的認同;East London Science School用行業(ye) 軟件支持科學課程的教學,讓學校學習(xi) 與(yu) 現實生活聯係更加緊密;Regent High School廣泛使用的作業(ye) 監控係統,部分解決(jue) 了英國學校的學生學業(ye) 管理的難題;Logic Studio School不僅(jin) 讓3D成像技術服務課堂教學,企業(ye) 還深度參與(yu) 到學校的課程開發中來,有力支持了普通學校的科技師資。
2.部分學校有較大的自主發展權
因為(wei) 資金投入的渠道不同,突出科技課程開發的East London Science School和有效服務社區居民的Logic Studio School擁有對學校發展方向和課程建設的較大自主權,學校可以根據地域、師資等特點,發展特色,形成學校特有的品牌。
 旁聽Logic Studio School的數學課
二、以筆者所在地區為(wei) 例 中國基礎教育領域技術與(yu) 裝備的突出特點
1.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有優(you) 勢
筆者所在的成都市,是中國西南部的中心城市,教育設備的裝備配置起步較早,基礎配置齊全,大部分學校通過近幾年的更新換代,完成了網絡全覆蓋,實現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班班通”,部分學校教室配備了多功能一體(ti) 機。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平板電腦教學
2.學校教育軟件建設整體(ti) 提升較快
筆者所在學校每個(ge) 教學班級全部實現了智慧課堂軟件覆蓋,每間教室可實現及時上傳(chuan) 下發、及時評價(jia) 等互動功能,學校建立了整合的教育平台,可實行考勤、借閱的電子管理,成績分析、選課、評價(jia) 、信息發布、宣傳(chuan) 溝通等功能,學校教育資源庫豐(feng) 富,有課堂教學PPT、導學資源、練習(xi) 資源以及部分學科微課資源。
 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豐(feng) 富的實驗課程
三、發展思考和建議
將所觀察的英國學校和筆者所在的學校進行對比,各自有以上梳理的特點,同時也有共同和各自可著力發展的領域。
(1)兩(liang) 國學校可更加關(guan) 注創新思維培養(yang) 的課程開發和實施,如STEM課程的建設等。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資源引進、技術改造,建設有時代特點、學校特色的創新創造課程,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Malborough School的趣味課堂
(2)隨著技術對現代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不斷加大,兩(liang) 國學校可以加大教育技術對學習(xi) 空間建設的支持,讓科技手段、數字實驗、技術成果等更加靠近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觸手可及,邊玩邊學,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ang) 。
(3)對現代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的合理管控和有效使用。兩(liang) 國學校都有對手機比較明確的使用要求,大多是禁止在校使用。隨著手機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它完全可以成為(wei) 學習(xi) 的工具,但頻繁使用的弊端也很明顯,如信息失控、遊戲誘惑等,使兩(liang) 國學校對學生在校使用手機都比較謹慎保守。如何從(cong) 堵到疏?實現智能產(chan) 品服務人類學習(xi) 和發展的目標,是兩(liang) 國教育同仁都得麵對和思考的課題。
(4)在政策指導下,中國學校和企業(ye) 可以在合作上加大力度,實現合作成效最大化。遵循教育規律,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應用、開發適切的教育軟件,解決(jue) 中國教育中的一些焦點、難點問題,服務學校教育,如班級內(nei) 學生人數相對較多造成個(ge) 性化學習(xi) 不足,學生綜合素質評價(jia) 的有效改進等。要實現這一想法,學校不可避免地要同科技企業(ye) 深度合作,才能實現教育專(zhuan) 業(ye) 和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充分融合。為(wei) 保證過程的合法公正,也需要政府出台相關(guan) 政策指導和支持,讓學校和企業(ye) 敢於(yu) 並樂(le) 於(yu) 嚐試和創新。
周利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匯源校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