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內(nei) 容
中小學校學習(xi) 空間是學生學習(xi) 活動發生的主要場域。隨著學習(xi) 內(nei) 容、學習(xi) 方式發生結構性改變和數字時代的到來,學習(xi) 空間的變革成為(wei) 一種必然趨勢。學校必須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養(yang) 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正確價(jia) 值觀、必備品格和關(guan) 鍵能力為(wei) 出發點,重新設計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的新型學習(xi) 空間,以適應學校育人模式和學習(xi) 方式的變革。
以往的學習(xi) 空間在功能及形態方麵主要呈現出“三大問題”。
一是空間布局固化、封閉。受限於(yu) 以往的“標準化建設”思維,學校空間設計和布局呈現出固定式、封閉性,無法適應數字時代的泛在學習(xi) 、智能學習(xi) 等各種新型學習(xi) 模式。
二是教學方式重教不重學。以“教”為(wei) 中心,偏重單向示範傳(chuan) 授,對於(yu) 學生自主學習(xi) 、小組學習(xi) 等支持不足,不利於(yu) 學生主動探究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ang) 。
三是學習(xi) 資源不適配。對於(yu) 跨學科學習(xi) 、綜合實踐活動支持不足,難以滿足多類型課程實施和多樣化學習(xi) 需求。
因此,隻有改善學校學習(xi) 空間原有結構或進行重新設計,形成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方便學習(xi) 者獲取資源、互動交流、探究體(ti) 驗的新型學習(xi) 空間,才能支持學習(xi) 方式變革,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達成。
學校學習(xi) 空間,是指校園內(nei) 用於(yu) 支持學生學習(xi) 的環境載體(ti) ,主要為(wei) 校園內(nei) 的各類學習(xi) 場所,包括實體(ti) 學習(xi) 空間及虛擬學習(xi) 空間。本課題研究對學習(xi) 空間進行了劃分,主要聚焦三個(ge) 專(zhuan) 題:一是專(zhuan) 用學習(xi) 空間:學校現有的相對固定的教學場所,如普通教室、實驗室、各類專(zhuan) 用教室、圖書(shu) 館等;二是公共學習(xi) 空間:學校的公共場所,如劇場、走廊、食堂、校園濕地、戶外場地等;三是虛擬學習(xi) 空間:借助網絡實現學習(xi) 的空間,如學習(xi) 管理係統、學習(xi) 資源平台、社交網絡平台等。
課題在研究內(nei) 容上聚焦了三個(ge) 方向:一是學校學習(xi) 空間現狀與(yu) 需求研究,重點梳理學校以往學習(xi) 空間設計、應用及建設實施等方麵的問題和經驗;二是學校學習(xi) 空間重構的行動研究,重點提煉學校學習(xi) 空間重構設計模式及應用成果;三是學校學習(xi) 空間重構的案例研究,重點指導學校開展學習(xi) 空間重構的建設與(yu) 研究,形成學習(xi) 空間重構典型案例。
二、研究成效
三、進一步思考
本研究是2018年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課題“引領中小學學習(xi) 環境重構的創新實驗室行動研究”的繼續,研究成果得到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為(wei) 政府部門製訂政策文件提供了依據。
2021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等十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普通高中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提升普通高中學校教育裝備配置水平,提升不同學習(xi) 空間裝備水平,增加並優(you) 化個(ge) 性化學習(xi) 空間,滿足學生自主學習(xi) 、合作學習(xi) 、探究學習(xi) 的需要,增加並優(you) 化各類學習(xi) 空間,構建新時代普通高中學校育人新環境”。
2022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hui) 等七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促進本市義(yi) 務教育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麵對接國家新課程新教材要求,以培養(yang) 學生素養(yang) 為(wei) 導向,優(you) 化學生學習(xi) 空間和資源環境配置”,強調“推進跨學科綜合學習(xi) 空間建設”“加強體(ti) 育藝術學習(xi) 空間與(yu) 圖書(shu) 館建設”。
基於(yu) 此,研究做出的進一步思考包括四方麵:
一是強化學習(xi) 空間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設計理念,注重學習(xi) 空間的育人功能,讓學習(xi) 空間建設同步於(yu) 學校課程建設。
二是充分應用信息技術,打造凸顯學校文化和辦學特色的校園環境,打造支持學生個(ge) 性化學習(xi) 的應用場景,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
三是新時代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需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信息素養(yang) 、跨學科教學能力、指導學生個(ge) 性化學習(xi) 的能力等。
四是需要加強政策層麵的引導,加強各部門通力協作,尊重學校的辦學主體(ti) 地位,以育人和支持學生個(ge) 性化學習(xi) 為(wei) 導向,構建更加多元的空間形態。
(本文根據作者在2023 中國國際教育裝備(上海) 博覽會(hui) 論壇上的演講整理,已經本人審閱。)
竺建偉(wei) 上海教育裝備行業(ye) 協會(h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