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域教研變革的背景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吹響了深化基礎教育改革的號角。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指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yu) 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促進教師培訓現代化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教育部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xing) 行動計劃(2018—2022年)》中提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yu) 教師培訓的有機融合,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培訓;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提出要持續推動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深度融合;教育部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創新教研工作方式,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新時期的教育變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研究水平、提升專(zhuan) 業(ye) 綜合素養(yang) 。區域教研作為(wei) 學科教師研訓發展的重要平台,必須進行完善和創新,幫助教師豐(feng) 富並更新知識儲(chu) 備,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和教研能力,增強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對信息化環境的適應能力,以便更好地完成自身所承載的教育使命。
二、當前區域高中數學教研現狀
三、信息技術與(yu) 高中數學區域教研深度融合的“白雲(yun) 實踐”
四、實踐反思
目前的區域教研雖然還存在前文所述的一些問題,如在學科命題質量和教學策略研究方麵開發AR技術增值效能的探索還比較初級、過程還比較粗糙;遠程跨校備課組教研交流共同體(ti) 建設的思路還不夠明晰、客觀障礙還有待突破。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後期的實踐研究中進一步強化思考,力求解決(jue) 。
但從(cong) 整體(ti) 上看,AR技術的理念在課題實踐研究過程中的運用對信息技術與(yu) 高中數學區域教研的深度融合發揮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進一步完善了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教研工作體(ti) 係,進一步優(you) 化了信息技術與(yu) 學科教研模塊的整合,進一步突出了教研資源的“增強現實”效果,進一步助力了教師信息化素養(yang) 下的學科專(zhuan) 業(ye) 發展。
一是實現了三個(ge) “有”:教師有信息技術融合教學設計過程的意識,有信息技術融合課堂教學過程的習(xi) 慣、有實現信息技術融合教學設計過程和課堂教學過程的方法。
二是做到了四個(ge) “能”:教師能設計信息技術融合下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能熟練運用可視化設計軟件製作針對具體(ti) 教學內(nei) 容的演示動畫,能獨立錄製一節具備一定互動功能的微課,能集成應用現有信息技術平台針對具體(ti) 學習(xi) 重難點開發的“跨時空、能反饋、可評價(jia) ”的課後學習(xi) 輔導資源。
三是強化了三個(ge) “好”:發展好教師專(zhuan) 業(ye) 技能,培育好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ang) ,建設好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這些信息技術與(yu) 高中數學區域教研深度融合的進步成果,整合起來形成了對本區域高中數學教學提質增效的新興(xing) 推動力量,深化了本區域高中數學“新教材、新課標、新高考”的新課程改革實施,也必將有助於(yu) 提高本區域高中數學學科的育人工作成效。
參考文獻
[1] 王星,李懷龍.區域優(you) 質教研資源共享流轉的“互聯網+”模式設計與(yu) 實驗模擬[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8(2):83-93.
[2] 劉清堂,馬晶晶,餘(yu) 舒凡,等.增強現實技術對場館學習(xi) 效果影響的研究及展望[J].現代遠距離教育,2022(3):3-12.
[3] 段勇,張柳新,王茜鶯.探索虛實融合的教育元宇宙[J].人工智能,2022(2):106-115.
李征1 周李曉2 1.廣東(dong) 省廣州市白雲(yun) 區教育研究院 2.廣東(dong) 省廣州市亞(ya) 加達外國語高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