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學校發展的核心是賦能人的發展。在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更要強調“以人為(wei) 本•賦能於(yu) 人”,避免技術發展帶來的“人的空心化”。在技術變革的推動下,人們(men) 將迎接全新的工作未來。2016年第46屆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度報告《工作的未來》(The Future of Jobs)中指出:今天65%的學生將在未來(2030年)從(cong) 事全新的職業(ye) ,教育需要幫助他們(men) 為(wei) 未來做好準備。
北京師範大學2016年發表的《21世紀核心素養(yang) 的框架及要素研究》一文通過對29個(ge) 國家的核心素養(yang) 框架進行梳理、合並、分析,得出了世界各主要組織和經濟體(ti) 高度重視的7項核心素養(yang) :溝通與(yu) 合作、信息素養(yang) 、創造性與(yu) 問題解決(jue) 、自我認識與(yu) 自我調控、學會(hui) 學習(xi) 與(yu) 終身學習(xi) 、批判性思維、公民責任與(yu) 社會(hui) 參與(yu) [1]。人工智能時代的人到底需要什麽(me) 樣的素養(yang) ,這是一個(ge) 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wei) :未來的人才不應隻為(wei) 自己謀利,更需要對人的存在價(jia) 值進行反思,對人類的更大福祉持續深度思考。
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學校要做到以人為(wei) 本、以學生為(wei) 中心、多元優(you) 質均衡發展、精準育人;支持智能化學習(xi) 、個(ge) 性化學習(xi) 、數據決(jue) 策、智能化管理。學校教育應更細膩、更精準、更綜合,而不是單學科走到極致。同時,還應避免通過技術“綁架”學生進行知識學習(xi) 。
一、教育教學智能診斷 八個(ge) 維度助力教學改革
二、整合智能資源 提供滿足學生發展的內(nei) 容供給
三、建立一體(ti) 化核心智能課程體(ti) 係
四、智能精準教學助力學生成長
五、人工智能技術助推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
六、結語
人工智能技術將成為(wei) 學校教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校通過個(ge) 性化教育、智能輔助教學、自適應評估等方式,全麵提升學生的學習(xi) 效果和學校教學水平,實現了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和教育公平的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學校發展,要以學生為(wei) 中心,以立德樹人為(wei) 導向,以融合促進發展,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學校的新模式。
(本文根據作者在北京教育裝備展示會(hui) 2023年北京教育數字化高峰論壇上的演講整理,已經本人審閱。)
參考文獻
[1]師曼,劉晟,劉霞,等.21世紀核心素養(yang) 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華東(dong) 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29-37.
管傑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教育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