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的發展趨勢
1.1 從(cong) 對外漢語教學到國際中文教育
國際中文教育的名稱是由漢語國際教育及更早的對外漢語教學演變而來的。對外漢語教學的名稱產(chan) 生於(yu) 20世紀80年代,是指針對來華外國人把漢語作為(wei) 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其教師一般為(wei) 中國人,教學對象是外國人(來華留學生占多數),教學內(nei) 容是作為(wei) 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漢語,教學地點一般是在中國國內(nei) 。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漢語教學的主戰場逐步轉變為(wei) 海外,因此,2019年對外漢語教學更名為(wei) 漢語國際教育,並於(yu) 2022年更名為(wei) 國際中文教育。漢語國際教育主要是指在海外為(wei) 非漢語母語者開展的漢語教學,其教師包括母語為(wei) 漢語的中國人、華僑(qiao) 華人及外國人,教學內(nei) 容是作為(wei) 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漢語,教學地點一般是在海外。作為(wei) 一個(ge) 新名詞, 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師可以是中國人、華僑(qiao) 華人及外國人,教學對象可以是非漢語母語的外國人,也可以是母語或第一語言非漢語的華僑(qiao) 華人及其後裔;教學內(nei) 容是作為(wei) 第二語言、外語或者其他語言的漢語;教學地點可以是在國內(nei) 、海外或者是虛擬空間[1]。
在下文中,根據表述的需要以上三個(ge) 名稱都會(hui) 提到,所指內(nei) 容均為(wei) 各種情境下的漢語教學,即國際中文教育。
1.2 漢語教學的新特點
後疫情時代,漢語教學呈現出新的特點,包括在線教學的普及、強調語言的實用性、個(ge) 性化教學和多元文化教學等。漢語教學朝著更加靈活、實用、豐(feng) 富、多元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線漢語教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許多學校借助在線教學平台開展教學活動,如騰訊會(hui) 議、微信、Zoom等。這種教學模式不僅(jin) 給課程教學帶來極大的便利,而且能使學生更加靈活地選擇上課時間和地點,其對教學方式和方法產(chan) 生持續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特別是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出現,引起了各行各業(ye) 的廣泛關(guan) 注和討論。國際中文教育領域也在積極探索和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開展漢語教學。
2 計算機技術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的應用回顧
3 人工智能技術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影響
4 國際中文教育教師的職責及應對策略
4.1 人工智能技術隻是輔助 教師的作用不可取代
漢語教師要堅定信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教學效果,但教師始終是漢語教學的主導者。人工智能應用雖然可以提供智能化的教學工具和個(ge) 性化的學習(xi) 計劃,但因其缺乏人性化、情感化的特點,它無法像人類教師一樣理解和關(guan) 心學生的情感和情緒。漢語教學不僅(jin) 僅(jin) 是知識傳(chuan) 授,還包括文化傳(chuan) 承和人際交往等方麵的內(nei) 容。漢語教師不僅(jin) 要教授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傳(chuan) 授漢語文化和價(jia) 值觀,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這些都需要教師具備人際交往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它是人工智能所無法替代的。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xi) 習(xi) 慣、能力水平和學習(xi) 需求,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因此,在整個(ge) 教學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隻起輔助作用,教師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4.2 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 為(wei) 教學服務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備課,讓教師從(cong) 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如批改作業(ye) ,糾正語音等;可以提供語言學習(xi) 支持,如智能輔助翻譯、文本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解釋和演示語言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xi) 語言。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評估學生的作業(ye) 和考試,如語法和拚寫(xie) 錯誤檢測、自動打分等。這可以節省教師大量的時間,使教師能夠更好地關(guan) 注學生的個(ge) 性化學習(xi) 需求。目前利用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自動摘要和自動設計等技術,可以自動生成幻燈片內(nei) 容和教學設計,但幻燈片的製作仍需要教師審查和修改。教師還應注意教學內(nei) 容的質量和效果,確保幻燈片的使用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xi) 需求。此外,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學習(xi) 進度,自動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和知識點,幫助教師進行幻燈片製作和課程設計,對課堂教學形成有益的補充,
人工智能技術給國際中文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以目前引起廣泛關(guan) 注的ChatGPT為(wei) 例。漢語學習(xi) 者可以通過與(yu) ChatGPT的漢語交流,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ChatGPT也可以提供大量的漢語學習(xi) 資源,如漢語語法、漢字筆順、漢語發音等方麵的知識,幫助漢語學習(xi) 者更好地學習(xi) 語言。
4.3 人工智能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漢語教師應該學習(xi) 和掌握人工智能技術,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等,以便在漢語教學中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同時在線教學中也需要使用多種技術工具,如視頻會(hui) 議軟件、在線教學平台、屏幕共享軟件等。因此,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操作經驗,才能順利地開展在線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各種教學資源,開展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教師要提供更加個(ge) 性化的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xi) 需求。
人工智能技術雖然可以輔助教學,但仍無法替代人類的語言思維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原有教學方式的優(you) 勢,並結合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探索和發展更加高效的語言學習(xi) 方法。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ang) 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從(cong) 而使其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王輝,馮(feng) 偉(wei) 娟.何為(wei) “國際中文教育”[EB/OL].https://www.gmw.cn/xueshu/2021-03/15/content_34688036.htm.
[2] 魯健驥.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的發展回顧(1950—2000年)(下)[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4,3(3):78-85.
[3] 鄭豔群.漢語教學70年:教育技術的影響及作用[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19 24(4):69-76.
[4] CAI QIAO-YU WARREN. Creating and apply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online courses: Review of student teacher skills whe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J/O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2022, 5(1):47-72.https://engagedscholarship.csuohio.edu/cltmt/vol5/iss1/4.
劉妍 北方工業(ye) 大學國際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