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為(wei) 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ang) 教育部出台了一係列政策舉(ju) 措。2016年6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指出要培養(yang) 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學情分析與(yu) 個(ge) 性化教學的能力,增強教師在信息化環境下創新教育教學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學真正成為(wei) 教師教學活動的常態。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指出要大力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ang) ,推動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隨著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各類數字化應用場景由點及麵、從(cong) 易到難地顯現,教育數智化正踏浪而來,這就要求高校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yang) 。
1 信息素養(yang) 的概念和特性
2 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ang) 養(yang) 成麵臨(lin) 的挑戰
3 高校教師信息素養(yang) 養(yang) 成機製
4 結語
當前,我國已從(cong) 戰略層麵上關(guan) 注教師信息素養(yang) 的提升機製。因此,探索教育數智化背景下教師信息素養(yang) 養(yang) 成機製,不僅(jin) 可以為(wei) 指導在線課程教學實踐、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提供啟迪與(yu) 借鑒,而且對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模式、深化教育信息化改革具有深遠的意義(yi) 。
參考文獻
[1] ZURKOWSKI P G.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ities. Related Paper No.5.[R].Washington, DC: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74:2.
[2] 王吉慶.從(cong) 計算機文化到信息素養(yang) :計算機教育觀念的發展[J].外國教育資料,1998,27(6):32-35,52.
[3] 張倩葦.信息素養(yang) 與(yu) 信息素養(yang) 教育[J].電化教育研究,2001(2):9-14.
[4] 吳砥,周馳,陳敏.“互聯網+”時代教師信息素養(yang) 評價(jia) 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1):56-63,108.
[5] 胡欽太,鄭凱,林南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轉型:從(cong) “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J].中國電化教育,2014(1):35-39.
[6] 雷朝滋.智能技術支撐教學改革與(yu) 教育創新[E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0398009.
劉偉(wei) 西南財經大學信息化與(yu) 大數據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