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
刊號:CN11-4994/T(國內) ISSN1672-1438(國際)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
首頁 米兰体育官方 雜誌目錄 期刊封麵 推薦閱讀 顧問專家 投稿須知 米兰彩票站 訂閱須知 廣告業務
您當前的位置: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 >> 首頁 >> 資產管理類法規
高教 普教
總465期 總463期 總461期
總459期 總457期 總455期
總453期 總451期 總449期
總447期 總445期 總443期
 裝備時空 更多>>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2025年暑期係列活動成功舉辦
 編務說明 更多>>
 資產管理類法規  
教育部關於印發《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來源:教育部 時間:2022-12-31 17:06:35

教財〔2012〕6號

部屬各高等學校、事業(ye) 單位: 

  為(wei) 進一步加強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規範國有資產(chan) 管理行為(wei) ,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國有資產(chan) ,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確保國有資產(chan) 安全與(yu) 完整,根據《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中央級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8〕13號)和《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和加強中央級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財教〔2010〕200號)等有關(guan) 規定,教育部製定了《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並經財政部審定。現印發給你們(men) ,請遵照執行。

  附件: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

教育部

2012年11月21日

附件

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wei) 加強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規範國有資產(chan) 管理行為(wei) ,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國有資產(chan) ,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確保國有資產(chan) 安全與(yu) 完整,保障和促進高校各項事業(ye) 發展,根據財政部《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和《中央級事業(ye) 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暫行辦法》(財教〔2008〕13號)等有關(guan) 規定,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yu) 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國有資產(chan) ,是指高校占有、使用的,依法確認為(wei) 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

  高校國有資產(chan) 包括用國家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chan) 、國家無償(chang) 調撥給高校的資產(chan) 、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運用國有資產(chan) 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chan) 、接受捐贈等經法律確認為(wei) 國家所有的其他資產(chan) ,其表現形式為(wei) 流動資產(chan) 、固定資產(chan) 、在建工程、無形資產(chan) 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活動,應當堅持以下原則:

  (一)資產(chan) 管理與(yu) 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二)資產(chan) 管理與(yu) 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yu) 價(jia) 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三)安全完整與(yu) 注重績效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章 管理機構及其職責

  第五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實行“國家統一所有,財政部綜合管理,教育部監督管理,高校具體(ti) 管理”的管理體(ti) 製。

  第六條 教育部負責對高校的國有資產(chan) 實施監督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guan)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根據財政部國有資產(chan) 管理有關(guan) 規定,製定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三)組織高校國有資產(chan) 清查、登記、統計匯總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

  (四)健全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信息係統,對高校國有資產(chan) 實施動態管理。

  (五)按規定權限審核、審批或報備高校有關(guan) 資產(chan) 配置、處置以及利用國有資產(chan) 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事項;負責高校長期閑置、低效運轉和超標準配置資產(chan) 的調劑工作,優(you) 化高校國有資產(chan) 配置,推動高校國有資產(chan) 共享、共用。

  (六)按規定權限審核、審批或報備高校出資企業(ye) 改製上市、產(chan) 權轉讓、資產(chan) 重組等國有資產(chan) 管理事項;組織編報高校出資企業(ye)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建議草案,並督促高校按規定繳納國有資本收益。

  (七)組織實施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的績效考核,推進資產(chan) 共享共用和公共平台建設工作。

  第七條 高校應建立“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國有資產(chan) 管理機製。

  第八條 高校應建立健全國有資產(chan) 管理機構,履行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職責。

  第九條 高校負責對本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chan) 實施具體(ti) 管理。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guan) 國有資產(chan) 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根據財政部、教育部國有資產(chan) 管理有關(guan) 規定,製定國有資產(chan) 管理具體(ti) 辦法並組織實施。

  (三)完善資產(chan) 購置、驗收、登記入賬、使用維護、績效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好資產(chan) 的賬務管理、清查登記、統計報告及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負責國有資產(chan) 信息管理及信息化建設等工作,對國有資產(chan) 實施動態管理。

  (四)按照規定權限,辦理國有資產(chan) 配置、處置和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事項的審核、審批或報備手續。

  (五)負責用於(yu) 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國有資產(chan) 的保值增值,承擔出資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保值增值責任。

  (六)負責辦理國有資產(chan) 產(chan) 權占有、變更及注銷登記等相關(guan) 工作;負責國有資產(chan) 清查、清產(chan) 核資、資產(chan) 評估及資產(chan) 劃轉工作;負責出資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管理工作,做好出資企業(ye)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國有資本收益的繳納工作。

  (七)負責存量資產(chan) 的有效利用,推動大型儀(yi) 器、設備等資產(chan) 的共享、共用和公共平台建設工作,建立國有資產(chan) 共享共用機製。

  (八)負責國有資產(chan) 管理體(ti) 係建設,建立思想素質和業(ye) 務素質較高的資產(chan) 管理隊伍。

  (九)接受教育部、財政部的監督指導,定期報告國有資產(chan) 管理工作。

第三章 資產(chan) 配置

  第十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配置是指高校根據事業(ye) 發展的需要,按照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和規章製度規定的程序,通過購置、調劑及接受捐贈等方式為(wei) 本單位配備資產(chan) 的行為(wei) 。

  第十一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配置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現有資產(chan) 無法滿足高校事業(ye) 發展的需要;

  (二)難以與(yu) 其他單位共享、共用相關(guan) 資產(chan) ;

  (三)難以通過市場購買(mai) 服務方式實現,或者采取市場購買(mai) 服務方式成本過高。

  第十二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配置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配置標準;國家沒有規定配置標準的,應當加強論證,從(cong) 嚴(yan) 控製,合理配置。

  第十三條 高校應當按照財政部、教育部的要求,根據本單位發展需求,以資產(chan) 存量為(wei) 依據,對納入財政部新增資產(chan) 配置預算範圍的資產(chan) ,分別編製基本支出年度資產(chan) 購置計劃和項目支出年度資產(chan) 購置計劃,並按照財政部批複的年度部門預算組織實施。新增資產(chan) 配置預算一經批複,除無法預見的臨(lin) 時性或特殊增支事項外,不得調整。確需調整的,應當由高校提出申請,報教育部審核並報財政部審批。沒有履行相關(guan) 程序的,一律不得購置。

  高校購置納入政府采購範圍的資產(chan) ,應當按照政府采購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 高校接受捐贈等方式形成的各類資產(chan) 屬國有資產(chan) ,由高校依法占有、使用,應及時辦理入賬手續,加強管理。高校自建資產(chan) 應及時辦理工程竣工驗收、竣工財務決(jue) 算編報以及按照規定辦理資產(chan) 移交,並根據資產(chan) 的相關(guan) 憑證或文件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第十五條 高校對校內(nei) 長期閑置、低效運轉的資產(chan) ,應進行調劑,提高資產(chan) 使用效益;對於(yu) 長期閑置的大型儀(yi) 器設備,高校應報告教育部,由教育部負責調劑。

第四章 資產(chan) 使用

  第十六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的使用包括單位自用和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方式。高校國有資產(chan) 使用應首先保證高等教育事業(ye) 發展的需要。

  第十七條 高校應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chan) 購置、驗收、入賬、保管、領用、使用、維護等相互製約的管理製度,加強國有資產(chan) 日常管理。

  第十八條 高校應當堅持安全完整與(yu) 注重績效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國有資產(chan) 有償(chang) 使用製度,積極推進國有資產(chan) 整合與(yu) 共享共用,提高國有資產(chan) 使用效益。

  第十九條 高校應當對實物資產(chan) 進行定期清查,完善資產(chan) 管理賬表和相關(guan) 資料,做到賬賬、賬卡、賬實相符;對清查盤點中發現的問題,應當查明原因,並在資產(chan) 統計信息報告中反映。

  第二十條 高校應當加強對本單位專(zhuan) 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zhuan) 利技術、校名校譽、商譽等無形資產(chan) 的管理,依法保護,合理利用,並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及時辦理入賬手續,加強管理。

  第二十一條 高校利用國有資產(chan) 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事項,應當符合國家有關(guan) 法律法規的規定,加強可行性論證、法律審核和監管,做好風險控製和跟蹤管理,確保國有資產(chan) 保值增值。

  第二十二條 高校利用國有資產(chan) 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等事項,按以下規定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高校利用貨幣資金對外投資50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以下的,由高校審批後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將審批文件及相關(guan) 資料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備案;50萬(wan) 元以上(含50萬(wan) 元)至8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審批後報財政部備案;800萬(wan) 元以上(含800萬(wan) 元)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高校利用固定資產(chan) 、無形資產(chan) 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單項或批量價(jia) 值(賬麵原值,下同)在5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批後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將審批文件及相關(guan) 資料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備案;單項或批量價(jia) 值在500萬(wan) 元以上(含500萬(wan) 元)至8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審批後報財政部備案;單項或批量價(jia) 值在800萬(wan) 元以上(含800萬(wan) 元)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第二十三條 高校向教育部申報國有資產(chan) 使用事項,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負責。

  第二十四條 高校經批準利用非貨幣性資產(chan) 進行對外投資,應當聘請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擬投資資產(chan) 進行評估,資產(chan) 評估事項按規定履行備案或者核準手續;高校國有資產(chan) 出租,原則上應采取公開招租的形式確定出租的價(jia) 格,必要時可采取評審或者資產(chan) 評估的辦法確定出租的價(jia) 格。高校國有資產(chan) 出租、出借,期限一般不得超過5年。

  第二十五條 高校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及其結餘(yu) 進行對外投資;凡有銀行貸款的高校,原則上不得新增貨幣資金投資;高校不得買(mai) 賣期貨、股票;不得購買(mai) 企業(ye) 債(zhai) 券、基金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衍生品或進行其他任何形式的金融風險投資;利用國外貸款的高校,不得在國外債(zhai) 務尚未清償(chang) 前利用該貸款形成的資產(chan) 對外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

  第二十六條 高校不得將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chan) 作為(wei) 抵押物對外抵押或擔保,不得為(wei)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的經濟活動提供擔保。國家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高校應發揮自身優(you) 勢,積極鼓勵利用科研成果等無形資產(chan) 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guan) 規定,製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辦法。

  第二十八條 高校應當對本單位對外投資、出租、出借的資產(chan) 實行專(zhuan) 項管理,並在單位財務報告中披露相關(guan) 信息。

  高校對外投資收益以及利用國有資產(chan) 出租、出借和科研成果形成的無形資產(chan) 等取得的收入應當納入學校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

第五章 資產(chan) 處置

  第二十九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處置是指高校對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chan) 進行產(chan) 權轉讓或者注銷產(chan) 權的行為(wei) 。

  第三十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處置的範圍包括:報廢、淘汰的資產(chan) ,產(chan) 權或使用權轉移的資產(chan) ,盤虧(kui) 、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chan) ,閑置、擬置換的資產(chan) ,以及依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需要處置的其他資產(chan) 。

  處置方式包括:報廢報損、出售、出讓、轉讓(含股權減持)、無償(chang) 調撥(劃轉)、對外捐贈、置換、貨幣性資產(chan) 損失核銷等。

  第三十一條 高校處置的資產(chan) 應當權屬清晰。權屬關(guan) 係不明確或者存在權屬糾紛的資產(chan) ,須待權屬界定明確後方可處置。

  第三十二條 高校處置國有資產(chan) ,應按照規定權限進行審核、審批或報備。未按規定辦理相關(guan) 手續,不得擅自處置。

  第三十三條 高校處置國有資產(chan) ,應按以下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核銷貨幣性資產(chan) 損失5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批後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將審批文件及相關(guan) 資料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備案;50萬(wan) 元以上(含50萬(wan) 元)至8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審批後報財政部備案;800萬(wan) 元以上(含800萬(wan) 元)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貨幣性資產(chan) 以外的其他資產(chan) 處置事項,一次性處置單位價(jia) 值或批量價(jia) 值(賬麵原值,下同)在5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批後10個(ge) 工作日內(nei) 將審批文件及相關(guan) 資料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備案;一次性處置單位價(jia) 值或批量價(jia) 值在500萬(wan) 元以上(含500萬(wan) 元)至8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批,教育部審批後報財政部備案;一次性處置單位價(jia) 值或批量價(jia) 值在800萬(wan) 元以上(含800萬(wan) 元)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

  其中,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nei) 高校對其擁有的科技成果進行產(chan) 權轉讓或注銷產(chan) 權的行為(wei) ,一次性處置單位價(jia) 值或批量價(jia) 值在800萬(wan) 元以下的,由高校按照有關(guan) 規定自主進行處置,並於(yu) 一個(ge) 月內(nei) 將處置結果報財政部備案;一次性處置單位價(jia) 值或批量價(jia) 值在800萬(wan) 元以上(含800萬(wan) 元)的,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審批。國家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

  第三十四條 高校向教育部申報國有資產(chan) 處置事項,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有效性、準確性負責。

  第三十五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競爭(zheng) 、擇優(you) 的原則。高校出售、出讓、轉讓資產(chan) 數量較多或者價(jia) 值較高的,應通過招標、拍賣等市場競價(jia) 方式公開處置。未達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產(chan) 報廢、報損,高校應從(cong) 嚴(yan) 控製。

  高校直接持有出資企業(ye) 國有股權轉讓,按照《企業(ye) 國有產(chan) 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 財政部令第3號)、《財政部關(guan) 於(yu) 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辦理無償(chang) 劃轉手續的規定》(財管字〔1999〕301號)和《企業(ye) 國有產(chan) 權無償(chang) 劃轉管理暫行辦法》(國資發產(chan) 權〔2005〕239號)等規定執行;涉及高校直接持有上市公司國有股權轉讓,按照《國有股東(dong) 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國資委 證監會(hui) 令第19號)和《財政部關(guan) 於(yu) 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權管理工作有關(guan) 問題的通知》(財管字〔2000〕200號)等規定執行。

  第三十六條 高校應當加強對本單位專(zhuan) 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zhuan) 利技術、校名校譽、商譽等無形資產(chan) 處置行為(wei) 的管理,規範操作,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

  第三十七條 教育部、財政部對高校國有資產(chan) 處置事項的批複,以及高校按規定權限處置國有資產(chan) 並報備案的文件,是高校辦理產(chan) 權變動和進行賬務處理的依據,是教育部、財政部安排高校資產(chan) 配置預算的參考依據。

  第三十八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處置收入,在扣除相關(guan) 稅金、評估費、拍賣傭(yong) 金等相關(guan) 費用後,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和財政國庫收繳管理的規定上繳中央國庫,實行“收支兩(liang) 條線”管理。

第六章 產(chan) 權登記與(yu) 產(chan) 權糾紛處理

  第三十九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產(chan) 權登記是指國家對高校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chan) 進行登記,依法確認國家對國有資產(chan) 的所有權和高校對國有資產(chan) 的占有、使用權的行為(wei) 。

  第四十條 高校根據財政部《事業(ye) 單位及事業(ye) 單位所辦企業(ye) 國有資產(chan) 產(chan) 權登記管理辦法》(財教〔2012〕242號)有關(guan) 規定,組織申報國有資產(chan) 產(chan) 權登記。

  第四十一條 產(chan) 權糾紛是指由於(yu) 國有資產(chan) 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等產(chan) 權歸屬不清而發生的爭(zheng) 議。

  第四十二條 高校與(yu) 其他國有單位和國有企業(ye) 之間發生國有資產(chan) 產(chan) 權糾紛的,由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jue) ;協商不能解決(jue) 的,由高校向教育部申請調解,或者由教育部報財政部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依法提起訴訟。

  第四十三條 高校與(yu) 非國有單位或者個(ge) 人之間發生產(chan) 權糾紛的,由高校提出擬處理意見,經教育部審核並報財政部同意後,與(yu) 對方當事人協商解決(jue) ;協商不能解決(jue) 的,依照司法程序處理。

第七章 資產(chan) 評估與(yu) 資產(chan) 清查

  第四十四條 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相關(guan) 國有資產(chan) 進行評估:

  (一)整體(ti) 或者部分改製為(wei) 企業(ye) ;

  (二)以非貨幣性資產(chan) 對外投資;

  (三)合並、分立、清算;

  (四)資產(chan) 拍賣、轉讓、置換;

  (五)整體(ti) 或者部分資產(chan) 租賃給非國有單位;

  (六)確定涉訟資產(chan) 價(jia) 值;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需要進行評估的事項。

  第四十五條 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進行資產(chan) 評估:

  (一)經批準部分資產(chan) 無償(chang) 劃轉;

  (二)下屬事業(ye) 單位之間的合並、資產(chan) 劃轉、置換和轉讓;

  (三)其他不影響國有資產(chan) 權益的特殊產(chan) 權變動行為(wei) ,報經教育部和財政部確認可以不進行資產(chan) 評估的。

  第四十六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評估工作應當依據國家國有資產(chan) 評估有關(guan) 規定,委托具有資產(chan) 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高校應當如實向資產(chan) 評估機構提供有關(guan) 情況和資料,並對所提供的情況和資料的客觀性、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

  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幹預資產(chan) 評估機構獨立執業(ye) 。

  第四十七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評估項目實行核準製和備案製。核準和備案工作按照國家有關(guan) 國有資產(chan) 評估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的規定執行。

  高校資產(chan) 評估項目備案工作,應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審核,教育部審核後報財政部備案。高校出資企業(ye) 的資產(chan) 評估項目備案工作,應由高校審核後報教育部備案。

  第四十八條 高校進行資產(chan) 清查,按照財政部《行政事業(ye) 單位資產(chan) 清查暫行辦法》(財辦〔2006〕52號)有關(guan) 規定,應當向教育部提出申請,經教育部審核,財政部批準立項後組織實施。高校資產(chan) 清查工作中的資產(chan) 盤盈、資產(chan) 損失和資金掛賬認定和結果確認等,按照財政部《行政事業(ye) 單位資產(chan) 核實暫行辦法》(財辦〔2007〕19號)有關(guan) 規定執行。國家另有規定的,從(cong) 其規定。

  高校資產(chan) 清查中的固定資產(chan) 損失,應按以下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單項固定資產(chan) 損失低於(yu) 50萬(wan) 元的,根據中介機構的審計意見,經高校負責人批準後核銷,並報教育部備案,教育部審核匯總後報財政部備案;單項固定資產(chan) 損失超過50萬(wan) 元(含50萬(wan) 元),低於(yu) 200萬(wan) 元的,由高校提出處理意見,報經教育部批準後核銷,並報財政部備案;單項固定資產(chan) 損失超過200萬(wan) 元(含200萬(wan) 元)的,由高校提出處理意見,經教育部審核,報財政部批準後核銷。

  高校資產(chan) 清查中的貨幣資金損失、壞賬損失、存貨損失、有價(jia) 證券損失、對外投資損失、無形資產(chan) 損失等其他類資產(chan) 損失,應按以下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分類損失低於(yu) 50萬(wan) 元的,由高校提出處理意見,經教育部批準後核銷,並報財政部備案;分類損失超過50萬(wan) 元(含50萬(wan) 元)的,由高校提出處理意見,經教育部審核,報財政部批準後核銷。

  第四十九條 高校資產(chan) 清查內(nei) 容包括:基本情況清理、賬務清理、財產(chan) 清查、損溢認定、資產(chan) 核實和完善製度等。高校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進行資產(chan) 清查:

  (一)根據各級政府及其財政部門專(zhuan) 項工作要求,納入統一組織的資產(chan) 清查範圍的;

  (二)進行重大改革或者改製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資產(chan) 嚴(yan) 重損失的;

  (四)會(hui) 計信息嚴(yan) 重失真或者國有資產(chan) 出現重大流失的;

  (五)會(hui) 計政策發生重大變更,涉及資產(chan) 核算方法發生重要變化的;

  (六)財政部門認為(wei) 應當進行資產(chan) 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八章 資產(chan) 信息管理與(yu) 報告

  第五十條 高校應當按照國有資產(chan) 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建立國有資產(chan) 管理信息係統,及時錄入相關(guan) 數據信息,加強國有資產(chan) 的動態監管,並在此基礎上組織國有資產(chan) 的統計和信息報告工作。

  第五十一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實行報告製度,包括年度決(jue) 算報告、重大事項報告和專(zhuan) 項工作報告等。國有資產(chan) 信息報告是高校財務會(hui) 計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十二條 高校應當按照財政部規定的年度部門決(jue) 算報表的格式、內(nei) 容及要求,對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chan) 狀況做出報告。國有資產(chan) 年度決(jue) 算報告應當內(nei) 容完整、信息真實、數據準確。

  第五十三條 高校應當充分利用資產(chan) 管理信息係統和資產(chan) 信息報告,全麵、動態地掌握本單位國有資產(chan) 的占有、使用和處置狀況,並作為(wei) 編製本單位部門預算的重要依據。

第九章 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

  第五十四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是指利用國有資產(chan) 年度決(jue) 算報告、資產(chan) 專(zhuan) 項報告、財務會(hui) 計報告、資產(chan) 統計信息、資產(chan) 管理信息化數據庫等資料,運用一定的方法、指標及標準,科學考核和評價(jia)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效益的行為(wei) 。

  第五十五條 高校應當逐步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製度和考核體(ti) 係,按照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原則,通過科學合理、客觀公正、規範可行的方法、標準和程序,真實地反映和評價(jia) 本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

  第五十六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應當包括國有資產(chan) 管理的基礎工作,國有資產(chan) 管理製度建設,國有資產(chan) 配置、使用和處置等主要內(nei) 容。

  第五十七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應當堅持分類考核與(yu) 綜合考核相結合,日常考核與(yu) 年終考核相結合,績效考核與(yu) 預算考評相結合,采用多元化的指標體(ti) 係和科學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高校國有資產(chan) 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五十八條 高校應當充分利用國有資產(chan) 管理績效考核的結果,總結經驗、推廣應用,查漏補缺、完善製度,加強管理、提高效益。

第十章 監督檢查

  第五十九條 教育部建立科學合理的高校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製度,並對高校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十條 高校應建立國有資產(chan) 管理檢查製度,對本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十一條 高校國有資產(chan) 監督檢查應當堅持單位內(nei) 部監督與(yu) 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hui) 監督相結合,事前監督與(yu) 事中監督、事後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yu) 專(zhuan) 項檢查相結合。

  第六十二條 高校應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責任製,將資產(chan) 監督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ti) 部門、單位和個(ge) 人,加強對國有資產(chan) 利用效率和效益的考核,依法維護國有資產(chan) 的安全完整,提高國有資產(chan) 使用效益。

  第六十三條 高校和有關(guan) 責任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應依法追究其相應責任,並依據相關(guan) 規定進行處罰、處分和處理。

第十一章 附則

  第六十四條 高校應當根據本辦法和單位實際,製定本單位國有資產(chan) 管理辦法,並報教育部備案。

  第六十五條 高校出資企業(ye) 改製上市、產(chan) 權轉讓、資產(chan) 重組等國有資產(chan) 管理事項,按照財政部有關(guan) 規定執行。

  第六十六條 教育部直屬事業(ye) 單位的國有資產(chan) 管理依照本辦法執行。

  第六十七條 本辦法由教育部負責解釋。本辦法未盡事項,按照國家國有資產(chan) 管理的有關(guan) 規定執行。

  第六十八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 施行。


本網版權聲明: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權均屬於《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雜誌(www.businesswebdr.com),未經本刊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偽原創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本刊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刊本網發布的照片、視頻,屬本刊本網原創或已獲作者本人授權。未經授權,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網及相關權益人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關於我們 | 期刊導讀 | 顧問專家 | 法律聲明 | 廣告業務

Copyright(C) 米兰体育官方 版權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5號世寧大廈一層108室(100191)
高教郵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郵箱:cn11_4994@163.com
電話:010-82098610

    

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微信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