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shu) 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公共圖書(shu) 館的建設和發展遠不能滿足廣大社會(hui) 公眾(zhong) 的需求。高校圖書(shu) 館相對於(yu) 公共圖書(shu) 館而言,資源更為(wei) 豐(feng) 富,學術力量強大,但服務對象單一並且相對固定,資源浪費嚴(yan) 重。如何讓這些豐(feng) 富的資源最大化地為(wei) 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服務,同時提升圖書(shu) 館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服務能力,成為(wei) 圖書(shu) 館應該考慮和探索的問題。
1 高校圖書(shu) 館麵向社會(hui) 的服務現狀和遇到的障礙
2 社會(hui) 的需求導向資訊中心模式的提出
3 資訊中心模式的構建
4 資訊中心服務的豐(feng) 碩成果
5 資訊中心運行的現實意義(yi)
經過兩(liang) 年多的實踐,資訊中心在探索中成長,在開展服務方麵做了諸多嚐試,自身也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為(wei) 開發區、為(wei) 學校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資訊中心的成立和運行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yi) 。第一,創新了高校以信息服務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的機製,對高校創新服務社會(hui) 的模式具有示範效應。第二,更新了人們(men) 的觀念。過去人們(men) 通常認為(wei) 圖書(shu) 館隻是看書(shu) 和藏書(shu) 的機構,學校圖書(shu) 館隻能為(wei) 本校師生服務。資訊中心使圖書(shu) 館的職能得到極大地擴展,不僅(jin) 使人們(men) 重新認識了圖書(shu) 館,而且使大家認識到學校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內(nei) 涵。第三,通過建立資訊中心,練就了一支專(zhuan) 業(ye) 技術過硬的圖書(shu) 館信息服務館員隊伍,增強了圖書(shu) 館在信息服務方麵的市場競爭(zheng) 力,實現學校和開發區各行各業(ye) 的共同進步。
資訊中心的成立,創新了高校圖書(shu) 館的服務模式。不但增加了學校與(yu) 區域經濟融合發展的深度,拓寬了校企合作的廣度,更進一步為(wei) 學校的發展營造了一個(ge) 寬鬆良好的區域社會(hui) 環境。社會(hui) 對資訊中心的依賴程度越高,資訊中心的價(jia) 值就越大,這是一種良性循環。而正是這種以需求為(wei) 調節手段的良性循環,推動著資訊中心不斷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玉林,崔然,葛園園.高校圖書(shu) 館麵向社會(hui) 開放常態化研究[J].圖書(shu) 與(yu) 情報,2012(4):21-25.
[2] 薛佳,劉劍池.高校圖書(shu) 館向社會(hui) 開放的障礙及化解對策[J].圖書(shu) 館學刊,2015(5):59-61.
周嵐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e)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