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改革目標中提出了:改變課程結構過於(yu) 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並明確了在中小學階段設置科學綜合課程。借此改革背景,重慶師範大學於(yu) 2001年正式建立了第一個(ge) 科學教育本科專(zhuan) 業(ye) ,這標誌著對勝任科學課程師資力量的培養(yang) 已初步走上正軌。我校早在2000年即建立了理科綜合培養(yang) 試點(後更名為(wei) 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在15年的專(zhuan) 業(ye) 建設中,一直致力於(yu) 提高學生發現、分析、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培養(yang) 學生勇於(yu) 實踐、創新的探索精神。在實驗課程設置上打破了傳(chuan) 統實驗分科的分立局麵,將4個(ge) 自然科學領域的實驗資源調整優(you) 化,整合重組,逐步形成了4個(ge) 梯度、5個(ge) 模塊、6個(ge) 階段的自然科學實驗平台體(ti) 係,並且收效良好。
1 調配資源 整體(ti) 優(you) 化 奠定堅實的平台硬件基礎
2 精選內(nei) 容 變革方法 注重平台的內(nei) 涵建設
3 提高素質 定期研討 推動平台隊伍的良性發展
4 勇於(yu) 探索 師生共創 確保平台的工作實效
5 結束語
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雖已發展15年,但依然是一個(ge) 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關(guan) 於(yu) 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定位和課程設置仍有大量問題需要探索。自然科學實驗平台的建設正隨著專(zhuan) 業(ye) 的發展逐步完善化、規範化;下一階段,應建立網絡化、信息化的實驗管理係統,實現平台的智能化運行。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EB/OL].[2001-06-08].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86.htm.
[2] 於(yu) 繼東(dong) .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實驗體(ti) 係的構建[D].長春:長春師範大學,2010.
[3] 刁鳴,王鬆武.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體(ti) 會(hui) :八個(ge) 相結合[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06,23(9):4-6.
[4] 黃媛.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普通化學實驗”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09,28(11):149-152.
[5] 饒震紅,杜鳳沛.從(cong) 提高科技競爭(zheng) 力視角思考本科生實驗教學內(nei) 涵建設[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5,32(12):13-15.
[6] 盛力,劉濤,沈洪.挖掘內(nei) 涵 提升形式 建設“混凝實驗”精品項目[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5,32(5):28-30.
[7] 梁麗(li) .構建分層次實驗教學體(ti) 係培養(yang) 創新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4,33(1):217-219.
[8] 高潭華,鄭福昌,蘇春燕.地方性應用型工科院校大學物理實驗平台建設[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6,33(1):166-168.
[9] 錢大益,劉雲(yun) ,弓愛軍(jun) .對自然科學基礎實驗中心建設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06,23(9):11-14.
[10] 肖利,張頔,劉茂軍(jun) .地方高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實踐[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14,31(10):153-155.
[11] 齊海燕,陳敬豔,史俊傑.以科研促教學的拔尖人才培養(yang) 模式探索[J].才智,2015(5):70.
[12] 王海燕.貴州省高師院校科學教育專(zhuan) 業(ye) 課程設置中的一些問題與(yu) 探討[D].貴陽:貴州師範大學,2007.
齊海燕 楊光敏 賀小光 長春師範大學物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