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
2012年11月,於(yu) 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hui) 中首次提出“互聯網+”的理念。於(yu) 揚認為(wei) “互聯網+”就是所有傳(chuan) 統的產(chan) 品和服務都應該被互聯網改變。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互聯網+”的理念,即“製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yu) 現代製造業(ye) 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ye) 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ye) 拓展國際市場。”這是首次將互聯網理念提到國家戰略層麵。簡單說“互聯網+”就是利用互聯網的平台和信息技術,將互聯網與(yu) 傳(chuan) 統行業(ye) 進行整合,使得傳(chuan) 統行業(ye) 呈現出一種新的生態。“互聯網+”環境下,教育界也隨之發生了改變。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百花齊放,國外相關(guan) 網站有Coursera,EdX,Udacity,TED等;國內(nei) 相關(guan) 網站有網易公開課、超星慕課、中國大學MOOC、MOOC學院等。雲(yun) 計算、大數據以及學習(xi) 分析相關(guan) 技術也開始出現在教育領域中。
2 互聯網思維的特性分析
3 “互聯網+”環境下職業(ye) 教育改革模式探討
4 結束語
“互聯網+”環境下,各行各業(ye) 都進行了新的融合發展。職業(ye) 教育作為(wei) 培養(yang) 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在關(guan) 注各行各業(ye) 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注重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筆者在分析互聯網思維平等性、互動性、開放性、合作性四大特性的基礎上,結合職業(ye) 教育的特殊性,從(cong) 課程、平台、教學模式和評價(jia) 進行了“四位一體(ti) 化”的綜合分析,提出了“互聯網+”環境下職業(ye) 教育改革模式,為(wei) 職業(ye) 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參考的範式。
參考文獻
[1] 易觀於(yu) 揚:創業(ye) 者需要找到自己的互聯網+[DB/OL].[2016-4-14].https://it.sohu.com/20121114/n357591531.shtml.
[2] 解讀:李克強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是什麽(me) [DB/OL].[2015-7-28].https://economy.caijing.com.cn/20150305/3832729.shtml.
[3] 元三.職業(ye) 教育概說[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 習(xi) 近平:加快發展職業(ye) 教育讓每個(ge) 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hui) .[DB/OL].[2015-7-28].https://news.xinhuanet.com/house/bj/2015-03-03/c_1114506622.htm.
[5] 阮俊華.互聯網思維與(yu) 育人機製創新[J].青年教育研究.2015(3):54-57.
[6] 吳建設.高職教育推行現代學徒製亟待解決(jue) 的五大難題[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1-45.
[7] 何克抗.建構主義(yi) 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yu) 教學設計[J].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7(5):74-81.
[8] 南國農(nong) .信息化教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
[9] 何克抗.從(cong) 混合學習(xi) 學生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5-10.
[10] 鍾曉流,宋述強,焦麗(li) 珍.信息化環境中基於(yu) 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
[11] 黎加厚:課堂結構變革.[DB/OL].[2015-11-28].https://wenku.baidu***.com/link?url=fCTRgI40L784nWuQOCrbEyJoLb3CH-Tb_MeYP16bk_MldWWgjNIi6ZmcLDHapmyhocTAgFltwUhrtljPTG6NgkETI7b3issMGBLFTuN0jcO.
[12] 餘(yu) 勝泉.基於(yu) 互聯網絡的遠程教學評價(jia) 模型[J].開放教育研究.2003(1):33-37.
平若媛 陳倩 北京財貿職業(ye) 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