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更加需要具有堅實的基礎知識、寬厚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具備創新創業(ye) 的高素質工程人才[1]。培養(yang) 大學生的創新精神成為(wei)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則是培養(yang) 大學生創新精神的關(guan) 鍵和突破口。“大工程觀”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院長 Joel Moses 在 20 世紀末初次提出的,其本質是將科學技術、工程實踐及人文環境等非技術因素融合在一起,具有整合性、實踐性及創新性的“工程模式”教育理念體(ti) 係[2]。這對於(yu) 我國高校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麵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我校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是工程光學、光電子技術、激光原理與(yu) 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基礎、光電子器件等相互滲透形成的高新技術學科。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計劃要求培養(yang) 能夠在電子、通信、半導體(ti) 技術與(yu) 器件、光電子信息等領域從(cong) 事研究、開發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工程人才,成為(wei) 科技興(xing) 農(nong) 的主力軍(jun) 。因此我校順應教育部“大工程觀”和創新創業(ye) 改革的需要,對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實驗實踐教育平台進行改革,培養(yang) 出更加符合社會(hui) 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工程人才。
1 完善實驗實踐教學體(ti) 係
2 改革實驗實踐教學方式
3 創新創業(ye) 培養(yang) 模式
4 科研項目實踐與(yu) 學科競賽培養(yang) 模式
5 結束語
我校立足區域經濟培養(yang) 應用型人才為(wei) 宗旨,緊密結合廣東(d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大工程觀”背景的教育理念和創新創業(ye) 教育與(yu) 我校的辦學定位和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的辦學基礎和人才培養(yang) 方向特點相適應。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2007年有3支參賽隊獲得廣東(dong) 省一等獎; 2009年獲得全國一等獎1項,全國二等獎3項,7支參賽隊獲得廣東(dong) 省一等獎,5支參賽隊獲得廣東(dong) 省二等獎;2011年2支參賽隊獲得全國一等獎,3支參賽隊獲得全國二等獎;2013年有1支參賽隊獲得全國一等獎,4支參賽隊獲得全國二等獎。在2014年廣東(dong) 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4支參賽隊獲得廣東(dong) 省一等獎,7支參賽隊獲得廣東(dong) 省二等獎。在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hui) 實踐與(yu) 科技競賽和全國光電子設計大賽都取得了較好成績。以“大工程觀”背景的教育理念推行為(wei) 契機,引入創新創業(ye) 教育方式,通過深入的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實驗實踐教學改革,以實際工程為(wei) 背景,以工程技術為(wei) 主線,探索適於(yu) 區域與(yu) 行業(ye) 特色鮮明的農(nong) 業(ye) 院校培養(yang) 模式與(yu) 方法。
參考文獻
[1] 何新華,陳誌武.麵向創新型人才培養(yang) 的專(zhuan) 業(ye) 實驗教學體(ti) 係研究與(yu) 實踐[J].實驗技術與(yu) 管理,2009,26(10):24-26.
[2] 謝笑珍.“大工程觀”的涵義(yi) 、本質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7.
[3] 楊延清,張遠明.基於(yu) 大工程觀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與(yu) 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186-188.
[4] 羅霞,羅闊,陳潤恩. 基於(yu) “卓越計劃”工程訓練中心建設與(yu) 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yu) 探索,2013,32(8):439-441.
[5] 羅霞,羅闊,李震.電子科學與(yu) 技術專(zhuan) 業(ye) 實驗實踐教學的建設與(yu) 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36(5):43-44.
[6] 王章豹,張輝,洪天求.卓越工程師“七化”培養(yang) 模式的探索與(yu) 實踐[J].創新與(yu) 創業(ye) 教育,2013,4(4):1-6.
[7] 居裏鍇,徐建成.“大工程觀”下工程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與(yu) 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3(10):68-70.
羅霞 羅闊 陳潤恩 李震 劉洪山 王建 劉江 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電子工程學院 華南農(nong) 業(ye) 大學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