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關(guan) 於(yu) 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教基二〔2010〕3號)、《浙江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指導意見》(浙教辦技〔2009〕95號)、《深化義(yi) 務教育課程改革指導意見》(浙江省教育廳2015年3月)等文件要求,學生實踐基地建設規模要與(yu) 所覆蓋的中小學生數相適應,滿足義(yi) 務教育階段三、四年級學生每學年不少於(yu) 5天,五至九年級每學年不少於(yu) 10天的活動要求。為(wei) 了探索校外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如何支撐新一輪課改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廳向教育部推薦我市為(wei) 推進區域性校外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建設試點城市。
到2015年底,溫州市學生綜合實踐基地已建成21個(ge) ;建成素質拓展、文化娛樂(le) 教育類等11個(ge) 市級項目類教研組,協同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共同構建區域教研聯盟的協同機製;創建市級示範功能室25個(ge) ;年接待學生數達50餘(yu) 萬(wan) 人次。
目前,溫州市三分之一街鎮(或學區)已建成一個(ge) 互補性強、品牌特色鮮明、地方文化濃鬱的校內(nei) 外學生實踐基地(場所),各縣(市、區)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已初步形成了“1+X+Y”布局與(yu) 運行機製。如溫州市把“1”放在溫州市學生實踐學校,把溫州市科技館、溫州市博物館、景山動物園、景山植物園等作為(wei) X基地,同時還整合溫州市第三中學“學與(yu) 做”場館、溫州市第四中學航模基地、溫州市第二十一中學塘河生物園、溫州市第二實驗中學生態農(nong) 業(ye) 園等“Y”基地,通過組合,形成一係列的課程套餐,供市直學校學生選擇。現將推進試點工作主要做法與(yu) 教育裝備同仁進行分享。
一、頂層設計:全麵規劃試點工作
二、政府重視:形成市縣聯動機製
三、優(you) 化隊伍:建立協同教研機製
四、科研引領:助推基地內(nei) 涵發展
五、開發課程:形成區域品牌特色
六、結束語
通過3年的試點,溫州市將成為(wei) 全省首個(ge) 校外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學校)鎮(鄉(xiang) )域全覆蓋的設區市,形成有鮮明溫州地方特色,符合基地教育特點的實踐活動課程體(ti) 係,實踐基地各項政策保障措施全麵落實到位,全市建成資源豐(feng) 富、各具特色、布局完善的校內(nei) 外學生實踐基地網絡,滿足義(yi) 務教育階段三、四年級學生每學年不少於(yu) 5天,五至九年級每學年不少於(yu) 10天的活動要求,實現公益化、特色化、生態化、多元化發展,達到建設規模全省領先、辦學效益全國一流,呈現政府主導、社會(hui) 支持、條塊結合、分層布局、高效管理、機製健全的校外教育新格局。
陳建淼 溫州市教育裝備和勤工儉(jian) 學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