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2019年第四屆全國合作學習(xi) 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在山東(dong) 淄博召開。在為(wei) 期三天的大會(hui) 上,來自上海、重慶、山東(dong) 和台灣等15個(ge) 省市的600多位合作學習(xi) 研究者、校長和老師,圍繞“智慧環境下的課堂合作文化”的主題,全麵分享了合作學習(xi) 的實踐心得,通過兩(liang) 岸論壇、教學展示、教練專(zhuan) 場、學校觀摩等活動一道深入探討了合作學習(xi) 實踐的創新方向。
 圖:研討會(hui) 現場
智慧環境推動合作學習(xi) 全麵升級
在開幕儀(yi) 式上,樂(le) 好教育總經理張薔首先致開幕辭,她提到:“今年的合作學習(xi) 年會(hui) ,不僅(jin) 是我們(men) 對過去三年與(yu) 100多所學校共同開展合作學習(xi) 實踐的回顧與(yu) 反思,也承載了我們(men) 對未來更廣闊、更多元合作空間的期待。一個(ge) 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遠,希望每年一屆的合作學習(xi) 研討會(hui) 成為(wei) 一線校長和教師的‘加油站’,教育主管部門、教育研究機構、樂(le) 好教育、銳捷網絡和學校通過更緊密的合作,實現我們(men) 的使命——用技術提升教育效能,讓每所學校都成功!”
 圖:張薔
銳捷網絡智慧教室事業(ye) 部總經理蒙亮在研討會(hui) 開幕儀(yi) 式上講到:“此次來到孔孟之鄉(xiang) 山東(dong) ,和廣大研究合作學習(xi) 的專(zhuan) 家一道學習(xi) ,心情激動。實現智慧環境下的課堂教學轉型是一個(ge) 係統化的工程,不僅(jin) 需要教學、教育管理者的頂層設計,也需要教師在具體(ti) 教學環節進行微觀實踐和微觀突圍。教學模式創新、智慧環境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的同步推進,是當前學校推進教學改革、實現優(you) 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這個(ge) 過程中,銳捷堅持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學,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wei) 教育教學服務。”
 圖:蒙亮
淄博張店區教體(ti) 局牟曉宇副局長致歡迎辭,她表示,“淄博市是一個(ge) 開放、包容又勇於(yu) 創新的城市,在齊魯文化的浸潤下,向來具有尊師重教的悠久傳(chuan) 統和勤學善思的良好風尚,教育已經成為(wei) 了淄博市的‘城市名片'。2017年張店區啟動合作學習(xi) ,如今合作學習(xi) 策略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服務於(yu) 教師教學,合作學習(xi) 理念能夠更加廣泛深入地作用於(yu) 學生成長。”
 圖:牟曉宇
在上午的第一個(ge) 環節,全國知名校長、合作學習(xi) 研究和推廣專(zhuan) 家鄭傑做 “以合作學習(xi) 推動課堂文明進步”的主題演講。鄭傑校長從(cong) 宏觀趨勢、中觀支持和微觀研究三個(ge) 方麵係統闡述了合作學習(xi) 在國內(nei) 的研究和實踐現狀,並提出了“建立合作學習(xi) 研究共同體(ti) ,形成本土化的合作學習(xi) 經驗,培養(yang) 合作學習(xi) 人才,提高合作學習(xi) 專(zhuan) 業(ye) 水平”的目標,並向與(yu) 會(hui) 者發出了“讓我們(men) 用文明的方式,推動千萬(wan) 間課堂的文明進步”的倡議。
 圖:鄭傑
隨後,《中國教師報》主編褚清源從(cong) 媒體(ti) 觀察者的視角,分享了他對當前課堂改革的一些思考,並做了《課堂改革新樣態》的主題報告,他用"進窄門、走遠路、見微光"九個(ge) 字的建議,鼓勵大家選擇有挑戰性的事,長期鑽研一個(ge) 領域,並用積極的變化來給自己打氣,以此推進課程改革。
 圖:褚清源
兩(liang) 岸對話豐(feng) 富教學實踐
下午,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作了題為(wei) 《教室教學的春天——透過分組學習(xi) ,達成自發、互動、共好》的講座,她分享了台灣自2012年以來全麵推進分組合作學習(xi) 課堂教學改革的規劃和實踐路徑,以及在這個(ge) 過程中,高校專(zhuan) 家、學校校長、教師之間建立持續、深度合作的經驗。她認為(wei) :“合作學習(xi) 就好比是水,是一種溶劑,它可以結合各式各樣的教學策略(溶質),一宗化萬(wan) 法,透過分組合作學習(xi) ,實現更好的自發學習(xi) ,合作成長。”
 圖:張新仁
下午的第二個(ge) 環節是台灣新北市積穗中學英語教師盧柏宏老師的8年級英語示範課——《青春事件「不」:Can You Tell Me What to Do?》,通過合作學習(xi) 策略“切塊拚接法”(Jigsaw)的有效應用,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hui) 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合作活動有序展開。
 圖:課堂展示現場
整個(ge) 研討會(hui) 的過程安排緊湊、內(nei) 容豐(feng) 富,兩(liang) 岸學者共同分享合作學習(xi) 推進過程的宏觀思考與(yu) 微觀實踐,給大家帶來了有益的啟發。在最後的對話與(yu) 分享環節,鄭傑校長與(yu) 台北教育大學張新仁校長、黃永和教授,台灣新北市中學鄭建立校長和盧柏宏老師,就兩(liang) 岸推進合作學習(xi) 過程中,科研人員、學校管理者和一線教師之間的職責與(yu) 合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台灣學者與(yu) 當地學校緊密合作,深入課堂,紮實推進合作學習(xi) 實踐的專(zhuan) 業(ye) 精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對話與(yu) 分享
本次研討會(hui) 包含18節高質量的教學展示課,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教師利用專(zhuan) 業(ye) 的合作學習(xi) 策略和信息技術實施有效的合作學習(xi) ,並進行課堂合作文化的打造。
現場的智慧環境由銳捷網絡提供,在老師講課、學生自學、專(zhuan) 家組研討、組內(nei) 互教及學習(xi) 檢測的各個(ge) 教學環節,都有智慧課堂的支撐。老師通過計時器把控小組活動各環節的時間,隨機挑選小組做成果匯報,並以拍照的方式在班內(nei) 展示小組成果、在計分板中給予小組即時激勵。在檢測環節,學生通過反饋器答題,老師可以方便地掌握學情,這樣的教學展示得到了海峽兩(liang) 岸中小學教育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一線教師的充分認可。
這種課前到課後全過程的學習(xi) 新模式,提升了合作學習(xi) 的組織效率,讓每一名學生和小組的學習(xi) 表現可視化,幫助老師實現更有針對性的課堂反饋。
 圖:課堂展示現場
讓合作學習(xi) 成為(wei) 現代課堂裏的“芯”片
如今,合作學習(xi) 已經融入現代課堂,無處不在。智慧環境下的合作學習(xi) 與(yu) 傳(chuan) 統教育技術相比,其能動作用表現得更加突出,不僅(jin) 僅(jin) 是更新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重要的是對傳(chuan) 統教育理論和實踐產(chan) 生全麵衝(chong) 擊與(yu) 挑戰,最終將導致教育發生整體(ti) 性和根本性變革。
 圖:第四屆合作學習(xi) 研討會(hui)
銳捷深耕教育二十年,對於(yu) 未來的智慧課堂創新,銳捷不僅(jin) 需要打造可以支撐合作學習(xi) 的芯片,更要用“心”去做,堅持 “以人為(wei) 本”“以學生為(wei) 中心”的理念,緊跟時代腳步的發展變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