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hui) 網絡應用分會(hui) 主辦,西北民族大學和紫光旗下新華三集團(以下簡稱“新華三”)協辦的“新型智慧校園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暨西北民族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展”在蘭(lan) 州如期舉(ju) 行。來自教育行業(ye) 的專(zhuan) 家,以及全國高校的信息化領導濟濟一堂,共同探索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前沿趨勢與(yu) 技術,共享高校智慧校園建設成果。

甘肅省教育廳科技處王怡主任應邀出席。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hui) 網絡分會(hui) 副理事長肖方晨發表致辭並表示,為(wei) 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升級,教育行業(ye) 必然要借助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技術,來探索教育治理新模式。
 西北民族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石迎春
作為(wei)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一直走在信息化建設的前沿,西北民族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石迎春在致辭中介紹,教育信息化正處於(yu) 1.0向2.0過渡階段,學校領導要給予高度重視,以校園需求為(wei) 導向,與(yu) IT企業(ye) 共同創建新型智慧化校園。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孫德和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數字化業(ye) 務部總裁孫德和發表致辭表示,智慧校園建設應本著“以人為(wei) 本,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以數據為(wei) 中心,通過信息技術手段與(yu) 教學、管理深度融合,構建“教育數字大腦”,建設一體(ti) 化智能服務大平台,最終為(wei) 師生提供無處不在的學習(xi) 資源與(yu) 宜學宜居的學習(xi) 、生活環境,為(wei) 學校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提供動態監測、科學決(jue) 策的有力支撐。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傅強
對教育而言,加快《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落實,實現數字資源服務普及、網絡學習(xi) 空間覆蓋、網絡扶智工程攻堅等目標,需要讓數字化技術真正服務於(yu) 師生的學習(xi) 與(yu) 工作。對此,新華三集團副總裁、科教文衛事業(ye) 部總經理傅強表示,憑借在教育數字化領域多年的深耕與(yu) 探索,新華三已具備智能引領能力,利用大數據、智能算法和算力催生的人工智能、機器智能技術,依托數字大腦計劃全力賦能高校,打造新型智慧校園的“教育數字大腦”。
 新華三集團數字化業(ye) 務部副總裁曹言
隨後,新華三集團數字化業(ye) 務部副總裁、智慧業(ye) 務發展部部長曹言發表主題演講,剖析高校信息化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分享了新華三智慧校園解決(jue) 方案,以及多所智慧校園的建設成果。他認為(wei) ,數據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問題,新華三基於(yu) 數據的智慧校園方案,實現了資源、數據、服務的統一,並提供完整的鑒權和數據治理體(ti) 係,滿足高校當前以及未來的信息化發展需求。目前,新華三的智慧校園解決(jue) 方案已經在多所高校部署應用,並取得顯著效果。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信息化建設處處長郝誌傑
當下,教育信息化2.0的演進是必然趨勢,這已經被各大高校所認可。山東(dong) 大學(青島)條件保障處副處長郭曉東(dong) 表示,山東(dong) 大學提出“水融式”建設理念,打造了以校園卡係統為(wei) 核心的智慧校園生活服務平台,賦能數據,實現服務創新;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信息化建設處處長郝誌傑表示,數據治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設從(cong) “數字校園”量變到“智慧校園”質變的關(guan) 鍵工作;湖南省教育網絡協會(hui) 理事長、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施榮華認為(wei) ,要以大數據為(wei) 基礎,建設新型的學校管理係統,有針對性地提供個(ge) 性化服務,以數據為(wei) 支撐,簡化各項事務處理流程。
 湖南省教育網絡協會(hui) 理事長、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施榮華
當日下午,在“西北民大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展示會(hui) ”上,西北民族大學信息化建設與(yu) 服務中心主任田富鵬教授向與(yu) 會(hui) 嘉賓介紹了西北民大的智慧校園成果。西北民族大學一站式的服務大廳和大數據智慧應用帶來的校園智慧管理與(yu) 服務,充分體(ti) 現了以大數據為(wei) 基礎構建出的智慧校園的便捷與(yu) 高效。
 西北民族大學信息化建設與(yu) 服務中心主任田富鵬教授
此次新型智慧校園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暨西北民族大學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展,集中探索了科技賦能高等教育和校園建設的著力點和融合方向,體(ti) 現了科技企業(ye) 助力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階段性成果。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持續深入發展,未來新華三將攜手眾(zhong) 多高校及戰略合作夥(huo) 伴,持續為(wei) 教育行業(ye) 提供先進的技術與(yu) 方案,加快高校的數字化與(yu) 智慧化進程,賦能更多高校實現信息化2.0的教育創新。 |